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于《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
3、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床前未觉黄金尽,镜前难教白发长。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6、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9、纪晓岚名言名句
10、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11、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3、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16、《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有机会付诸于实践,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隐含的意思是追求真理,并能在实践中获得检验、应用与完善,在实践中体现学习的价值,这才是令人开心的事!
19、读书之法,当先明其目的。读书者,欲得其所知,以补己不足。读书有三要:一曰明志,二曰明道,三曰明事。明志者,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明道者,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明事者,要有实践的机会和经验。
20、《劝学》唐代:颜真卿
21、以上是一些比较著名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和诗句,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22、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5、关于爱读诗的古诗有很多,如下几首就很经典:
26、清周希陶《增广贤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译文: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这句诗可以做为座右铭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学习上哪怕不聪明,只有勤奋、坚持不懈,才会有所收获,走向成功。
27、古人刻苦求学的文言文:
28、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9、“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爱迪生
3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31、译文:品行和才学像高山一样,令人仰视,而让人不禁按照他的举止作为行为准则。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3、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34、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
35、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36、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译文: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是由于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又有多少的历史典故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37、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38、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39、“读书是人生的必修课。”——杨绛
40、“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和。”——高尔基
41、译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4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4、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
4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6、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4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8、“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国维
49、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50、与学习有关的文言文语句如下:
5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52、题主你好,提供一些名言警句,供你参考。
53、业精于勤,荒于嬉。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54、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
55、“千卷书,万里路。”——唐·李白
56、译文: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5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58、以下是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和诗句,供您参考:
59、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6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1、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6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唐·颜真卿《劝学诗》
63、“读书是学习,而不是吃饭。”——曾国藩
64、生我的,我不敢。我生的,我不淫。其余无可无不
65、译文: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6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67、《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宋代:李清照
6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9、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宋·陆游《病起书怀》
70、牛皮拧鞭鞭打牛,苇草织席席盖苇。
71、我扑在书籍上,就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7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73、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7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中国古代读书名言
75、君子不党,遇难必有人周济之。
76、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77、“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明·冯梦龙
7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79、《柏学士茅屋》唐代:杜甫
80、描述“读书”的古诗词名句有“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8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8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83、书——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莱文
84、读书之法,当先明其态度。读书者,欲得其所得,以备己未来。读书有三态:一曰敬重,二曰热爱,三曰持之以恒。敬重读书者,要有对书本的尊重和敬畏;热爱读书者,要有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持之以恒读书者,要有对自我修养的坚持和追求。
85、“书是青山绿水间,读书何在心自宽。”——唐·陆游
86、契而舍之,朽木不折;契而舍之,金石可镂。
87、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88、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89、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90、读书之法,当先明其内容。读书者,欲得其所悟,以增己见识。读书有三境:一曰读书有感,二曰读书有味,三曰读书有悟。读书有感者,要有情感的共鸣和体验;读书有味者,要有文学的欣赏和品味;读书有悟者,要有思想的启示和领悟。
91、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92、译文: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9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明·于谦《观书》
94、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9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96、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97、“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罗贯中
98、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9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00、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
10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境。”——唐·曹松
102、综上所述,读书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者应当明确自己的目的、内容、态度和效益,以使自己更加完善和成长。
10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104、译文: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105、译文: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
106、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10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10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9、读书能使人寡过,不独明理。此心日与道俱,邪念自不得乘之。
1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清·钱穆
113、战国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114、出自:唐代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15、“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明·罗贯中
116、译文: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11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8、读书之法,当先明其效益。读书者,欲得其所需,以拓己前途。读书有三益:一曰增智慧,二曰增见识,三曰增修养。增智慧者,要有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增见识者,要有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增修养者,要有对人生的追求和修炼。
119、出自唐代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21、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爱迪生
122、自古就有嗜书如命、读书成痴者。南宋诗人尤袤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理学家朱熹著名的《读书有感》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之乐,溢于言表。
12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郑板桥
124、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125、回答如下:读书,自古以来为人类所推崇,其价值不可估量。以下是一篇关于读书的文言文:
126、诗人读书入神,全然忘记了时间,由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这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
12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28、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好时间。
129、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30、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妖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