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香甜可口的味道的。
2、五、含苞欲放[hánbāoyùfàng]
3、桃红杏白、桃花盛开、桃花依旧、桃花源记、李代桃僵、
4、成语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
5、这则成语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在军事策略上,李代桃僵是“三十六计”之一,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
6、二、桃之夭夭[táozhīyāoyāo]:
7、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8、关于“桃子”的成语介绍如下:
9、示例:桃子真好吃,再来一个。
10、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11、李代桃僵的意思,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古乐府诗《鸡鸣》。
12、桃杀三士、桃之灼灼、逃之夭夭
13、喻事物的繁荣兴盛。
14、蝇营狗苟、安营扎寨、多种经营、影影绰绰、形单影只、如影随形、桃李芬芳、
15、需要注意的是,谐音成语往往带有一定的幽默和调侃成分,因此在正式场合和书面表达中,最好避免使用这类成语。在日常交流中,您可以根据语境和需求适当使用谐音成语,以增强沟通的趣味性。
16、复鹿遗蕉、蕉鹿之梦、复蕉寻鹿、复鹿寻蕉
17、在中国文化中,谐音成语是一种有趣的表达形式。它们通常利用姓氏的发音与成语的发音相似,从而创造出一种幽默的效果。以下是一些与姓氏李和祝有关的谐音成语:
18、喻事物的繁荣兴盛。亦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19、娇嫩艳丽得好像要滴下来了。
20、自我陶醉(桃)
1、荔枝的谐音是“离枝”。以下是一些具有积极寓意的成语,它们与“离枝”谐音类似:
2、比喻事物的繁荣兴盛。亦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3、火龙果,红红火火
4、成语有:李代桃僵,投桃报李,桃李满天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成语使用:作谓语,是逃跑诙谐的说法。
6、饱食暖衣,足食丰衣,举世莫比,举世无比,辉煌金碧……。
7、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8、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9、罗平沼成,明社已屋,覆鹿遗蕉,亡猿灾木。清·王闿运《桂阳州志序》
10、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11、凡桃俗李: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12、复: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13、~,灼灼其华,你在我寂静又冗长的岁月里,独自盛开了一树芳华。
14、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它的谐音和成语有很多。比如说“迷途知返”和“醉翁之意不在酒”都可以与“猕猴桃”谐音。这些成语都有着深刻的寓意,能够启发人们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迷途知返”告诉我们要及时回头,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醉翁之意不在酒”则告诉我们要放下物质享受,追求内心的真正愿望。因此,了解和运用这些谐音成语,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增加我们的人生智慧。
15、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16、桃子,桃李满天下
17、示例:冰心《张嫂》:“老太太自己烹调,饭菜十分可口。”
18、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19、无所不包,以暴易暴,文房四宝,酒足饭饱,张红燃爆,疾风劲草,班师回朝,得胜回朝,意想不到,大逆不道,两面三刀,鸡鸣狗盗,监守自盗,是非颠倒,神魂颠倒,劳苦功高,洁身自好,引以为豪,九牛一毛,囫囵吞枣,不打自招……等等。
20、亦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1、示例:冰心《寄小读者》九:“我素来是不大喜欢菊花的香气的,竟不知她和着玫瑰花香拂到我的脸上时,会这样地甜美而浓烈!”
2、榴莲,流连忘返
3、示例:这道菜真是美味啊。五、好吃[hǎochī][hàochī]释义:[hǎochī]〈形〉吃起来味道好。[hàochī]〈动〉嘴馋;贪吃;喜欢吃喝。
4、荔枝,同气连枝
5、桃腮柳眼: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
6、长缨在手、英姿勃发、英姿飒爽、英气逼人、英俊威武、英姿勃勃、英雄主义、英雄情结、英才辈出、英名永存、落英缤纷、
7、《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8、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9、逃之夭夭: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10、世外桃源、桃之夭夭、投桃报李、李代桃僵、人面桃花
11、桃之夭夭,成语解释:喻事物的繁荣兴盛。亦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12、清·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13、形容愉快幸福。
14、《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礼记·大学》:“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15、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
16、投桃报李,桃红柳绿,二桃杀三士,李代桃僵,桃李满天下,桃花菊,桃花粉,桃花坞,桃源洞,桃花扇,桃花妆,鸳鸯桃,人面桃花,世外桃源,艳如桃李。
17、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18、桃子的寓意好。桃子和杏是两种不同的水果,这两种水果营养都比较丰富。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利用桃和逃字的谐音,认为桃可以逃避灾难,是一种吉祥的水果。
19、美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食物所含的色泽与食物味道的并称。颜色与味道并存。
20、这些成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运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成语谐音类似于“离枝”,但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确保语境的合理性。
1、浓桃艳李: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
2、桃羞杏让: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3、成语造句:那知卢才听见钮成死了,料道不肯干休,已先桃之夭夭,不在话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
4、杨梅,扬眉吐气
5、唐·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7、示例: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二二:“昨晚我做了一个她回来的梦,她还说了那么多的甜蜜的话。”
8、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