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如何治疗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发热,严重时可能形成脓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影响哺乳甚至引发全身感染,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乳腺炎的病因、症状及科学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症状并恢复健康。
急性乳腺炎的病因
- 乳汁淤积:哺乳不充分或乳腺导管堵塞,导致乳汁滞留,滋生细菌。
- 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通过乳头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
- 免疫力下降:产后疲劳、营养不良或压力过大,使身体抵抗力降低。
主要症状
- 乳房局部红肿、灼热、疼痛
- 可触及硬块,按压痛感明显
- 发热(体温可达38.5℃以上)
- 伴随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时)
科学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轻度乳腺炎)
- 继续哺乳:保持乳汁通畅是关键,患侧乳房应频繁排空,避免淤积。
- 冷敷或热敷:初期红肿可用冷敷减轻疼痛;若硬块明显,热敷(40℃左右)促进乳汁流动。
- 按摩疏通:轻柔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按摩,帮助排出淤积乳汁。
药物治疗
- 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需医生开具),适用于细菌感染或发热持续者。
- 退烧止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疼痛和发热,哺乳期需遵医嘱。
- 外用药:金黄散、鱼石脂软膏局部涂抹,辅助消炎(避开乳头)。
脓肿处理(严重情况)
若形成脓肿,需就医进行:
- 穿刺抽脓:B超引导下抽出脓液。
- 切开引流:较大脓肿需手术切开排脓,术后需定期换药。
中医辅助疗法
- 中药内服:蒲公英、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材煎服。
- 针灸/拔罐:特定穴位(如膻中、乳根)促进气血通畅。
预防措施
- 正确哺乳:按需喂养,避免长时间涨奶。
- 乳头护理:哺乳后涂抹羊脂膏,防止皲裂感染。
- 饮食调理:多喝水,少油腻,避免高脂肪食物堵塞乳腺。
- 保持清洁:哺乳前后温水清洁乳头,勤换内衣。
何时必须就医?
- 高热不退(超过24小时)
- 乳房脓肿或皮肤破溃
- 症状加重,出现恶心、呕吐等全身感染迹象
急性乳腺炎需早发现、早干预,多数通过排乳、药物可治愈,哺乳期妈妈应保持良好心态,科学护理乳房,必要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全文约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