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字面意思是“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这句词以“绿”代指绿叶,“红”代指红花,用“肥”“瘦”二字拟人化地描写风雨后花叶的形态变化,既生动又富有情感张力,展现了李清照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语言艺术。
李清照创作这首词时,正值春日将尽,词中通过“昨夜雨疏风骤”后的清晨与侍女的对话,流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绿肥红瘦”不仅是对花叶的客观描述,更暗含了人生盛衰无常的哲理——繁华终会褪去,生命总在轮回中更迭,这种以景寓情的手法,体现了宋代文人“以物观道”的哲学思考。
2018年,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借用此句为题,正是抓住了词中“世事变迁”的核心意象,剧中通过盛家六姑娘明兰的成长史,映射出宋代家族的兴衰起伏与人情冷暖,标题中的“绿肥红瘦”既暗示了人物命运的转折(如明兰从卑微到当家主母的蜕变),也暗合了家族荣辱的周期性规律,与李清照原词的意境形成跨时空的呼应。
从文学史角度看,李清照此词开创性地将口语化问答融入典雅词作中,打破了传统词的格律束缚。“知否”的叠用既活泼又深沉,而“绿肥红瘦”更是被后世誉为“人工天巧”的炼字典范,这种创新精神与电视剧突破宅斗剧套路、聚焦女性觉醒的现代叙事异曲同工。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播出后引发了对宋文化的广泛关注,从点茶、投壶到长街灯会,剧中细致还原的宋代生活场景,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绿肥红瘦”所根植的文化土壤——一个既崇尚雅致生活又充满现实矛盾的朝代,正如词人通过花叶变迁抒写心境,电视剧也通过家族琐事折射出时代洪流中个体的命运抉择。
这句穿越千年的词,之所以至今仍能引发共鸣,正是因为它超越了具体的时空,触及了人类共通的体验: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对生命变化的思考,无论是以词抒怀的李清照,还是剧中挣扎求存的明兰,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回答着同一个问题——如何面对人生必然的“绿肥红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