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酮是什么?
孕酮(Progesterone)是一种重要的女性激素,主要由卵巢黄体、胎盘(孕期)和肾上腺分泌,它在月经周期、妊娠维持和胚胎发育中扮演关键角色,孕酮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尤其在备孕、怀孕和月经不调时备受关注。
孕酮的正常范围
孕酮水平因生理阶段不同而差异显著,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非孕期女性
- 卵泡期(月经周期第1~14天):0.1~1.5 ng/mL(或0.3~4.8 nmol/L)
- 排卵期:短暂升高至约2~3 ng/mL
- 黄体期(月经周期第15~28天):5~20 ng/mL(或16~64 nmol/L)
提示:若黄体期孕酮<5 ng/mL,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足,影响受孕或导致早期流产。
妊娠期女性
- 孕早期(1~12周):10~44 ng/mL(或32~140 nmol/L)
- 孕中期(13~27周):19~82 ng/mL(或60~260 nmol/L)
- 孕晚期(28~40周):65~290 ng/mL(或200~900 nmol/L)
注意:孕酮水平随孕周增长而升高,但个体差异较大,单次检测值需结合超声(如胎心)综合评估。
绝经后女性
1 ng/mL(或<3 nmol/L),因卵巢功能衰退,孕酮分泌显著减少。
孕酮异常的常见原因
孕酮过低
- 黄体功能不全: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不孕或流产。
- 先兆流产或宫外孕:孕早期孕酮<10 ng/mL需警惕。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无排卵导致孕酮持续偏低。
- 垂体或甲状腺疾病:如高泌乳素血症、甲减。
孕酮过高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如葡萄胎,孕酮异常升高。
- 卵巢或肾上腺肿瘤:分泌过量孕酮。
- 药物影响:如黄体酮补充治疗或促排卵药物。
如何检测孕酮?
- 抽血检查:建议在黄体期(月经第21天左右)或孕期按医生要求检测。
- 动态监测:单次结果可能不准,需多次对比(如间隔48小时)。
- 结合其他指标:如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超声等。
孕酮低怎么办?
- 医学干预:医生可能开具黄体酮胶囊、注射液或阴道栓剂。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熬夜、减压、均衡饮食(如补充维生素E、锌)。
- 中医调理:部分研究认为艾灸或中药(如菟丝子)可能辅助改善黄体功能。
误区提醒:
- 孕酮低≠必然流产,需结合HCG和超声判断。
- 盲目补充黄体酮可能掩盖潜在问题(如宫外孕)。
孕酮的正常范围因生理阶段而异,非孕期黄体期应>5 ng/mL,孕期需>10 ng/mL,异常水平可能提示生殖健康问题,但需综合评估,若检测结果异常,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
关键词延伸:孕酮与HCG的关系、黄体酮保胎的争议、孕酮检测的最佳时间。
(全文约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