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下令编纂的一部巨型类书。类书:《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后更名为《永乐大典》,全书共分22877卷,包含11095册,字数约7亿,收录了七八千种古今图书。明朝。《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编著于明成祖朱棣时期。由解缙,姚广成主持编写,初名《文献大成》,后由朱棣亲自写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由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古典集大成的典籍,初名《文献大成》。这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共22937卷,分为11095册,约包含7亿字。它汇集了当时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
《永乐大典》的最大贡献在于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在这方面,清代一些学者对《永乐大典》所作辑佚工作是有一定成绩的。《永乐大典》的历史影响有哪些《永乐大典》的最大贡献在于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在这方面,清代一些学者对《永乐大典》所作辑佚工作是有一定成绩的。《永乐大典》的历史影响《永乐大典》是中国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有万书之书之称,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其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而堪称一代宏典的《元经世大典》,虽《大典》中仅存片断,亦可为研究元代典章制度者用以取证。元代另一部巨籍《元一统志》,原书近八百卷,记载元代地理沿革以及山川河渠、物产土贡、往古遗迹等甚详,也是研究元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如果《永乐大典》被找到,它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拥有重大的意义: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在古籍的整理方法上,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最后,它可以作为校书的依据,对书中的论误有很高的价值。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永乐大典内容是:《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永乐大典》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感谢您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请订阅我们的邮件列表,获取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