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是由于子宫内膜损伤导致的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常见于人工流产、宫腔手术或感染后,患者可能表现为月经量减少、闭经、不孕或反复流产,确诊宫腔粘连需要结合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宫腔镜评估,以下是具体步骤:
初步筛查:症状与病史
-
典型症状:
- 月经异常:如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闭经。
- 生育问题:不孕、胚胎停育或反复流产。
- 伴随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周期性下腹痛(因经血排出受阻)。
-
高危因素:
- 近期宫腔操作史(如人流、刮宫、子宫肌瘤切除)。
- 宫腔感染(如子宫内膜炎、结核性子宫内膜炎)。
注意:约1/3患者可能无症状,需进一步检查。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
- 经阴道超声: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是否均匀、宫腔线是否中断,但对轻度粘连敏感度较低。
- 三维超声:能立体显示宫腔形态,提高检出率(准确率约70%)。
-
子宫输卵管造影(HSG):
- 通过注入造影剂显示宫腔形态,若见充盈缺损、宫腔变形,提示粘连可能。
- 局限性:无法区分粘连类型,且可能漏诊轻度病变。
金标准: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是确诊宫腔粘连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粘连范围、程度及类型:
-
操作流程:
- 在麻醉下将镜体置入宫腔,评估内膜状态。
- 按粘连程度分级(如美国生育学会AFS分级):
- 轻度:粘连范围<1/4宫腔,内膜薄但可见。
- 中度:1/4~3/4宫腔受累,部分封闭。
- 重度:>3/4宫腔闭塞,内膜纤维化。
-
优势:
- 诊断同时可进行粘连分离术(如冷刀或电切)。
- 准确率高达95%以上。
其他辅助检查
- 磁共振(MRI):对合并肌层损伤的复杂病例有帮助。
- 基础性激素检查:排除内分泌因素导致的月经异常。
确诊后怎么办?
确诊后需根据粘连程度制定治疗方案:
- 轻度:宫腔镜分离术后放置球囊或节育器,配合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
- 中重度:可能需多次手术,术后妊娠率约30%~60%,需密切随访。
提示:若出现月经异常或生育障碍,建议尽早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