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粹芬(1874~1960),出生于,孙中山的侧室。她自1892年起陪伴孙中山,共同经历了革命的风雨。陈粹芬不仅在生活中照顾孙中山,还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随其流亡日本,并参与历次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
陈粹芬因患肺病,返回疗养。中华民国成立后,她入住。尽管她的角色可能不如孙中山那样显赫,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粹芬在孙中山成功创立中华民国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她既是孙中山的保姆,也是他的保镖。
陈粹芬原葬于荃湾华人坟场,后因故迁葬至广东中山市翠亨村的孙氏墓园。1992年,孙乾将陈粹芬墓迁至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谭家山孙族坟场西北山顶。2004年,陈粹芬墓被列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单位。
在陈粹芬墓的发现和保护过程中,侨联志愿者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在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的协助下,数次前往鼓浪屿基督教公墓寻找陈竞明的墓碑。他们的努力使得陈粹芬墓得以得到妥善的保护。
陈粹芬墓不仅是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单位,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见证。它不仅承载着陈粹芬个人的历史,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革命精神。
陈粹芬墓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和瞻仰者。他们通过参观陈粹芬墓,了解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感受陈粹芬这位女性革命者的伟大精神。
陈粹芬墓的存在,对于传承和弘扬辛亥革命精神,以及提升社会对女性在革命事业中作用的认知,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成为了人们了解历史、缅怀先烈的圣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陈粹芬墓的保护和利用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未来,它有望成为一处集教育、旅游、纪念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