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4、译文: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5、解释: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7、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8、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9、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1、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15、解释: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16、解释: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17、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18、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19、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20、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旅次朔方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对月思乡古诗:
5、唐·张九龄《西江夜行》
6、《天净沙·秋思》
7、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8、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0、——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11、《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1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4、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15、《人日思归》南北朝:薛道衡
16、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17、——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18、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9、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
20、《夜雨寄北》
1、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2、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3、——唐代李白《静夜思》
4、关于王安石《泊船瓜洲》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7、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9、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10、天地空旷而茫茫,思乡之情,切切难忘。
11、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2、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1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4、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15、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16、《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词的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头两句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湿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17、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
18、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1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古道西风瘦马。
2、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4、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5、《人日思归》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7、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唐代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11、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12、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3、整首诗的意思为:漫长的夜里故人何在,在夜晚的月光下行船。天地空旷而茫茫,思乡之情,切切难忘。身外的景物没有人的忧愁,清澈的河水也在自由流动。思想起乡愁,离家已经是林叶换了几个春秋,拥着乡愁坐在寂静的夜里,任寒露打湿了衣袖。还有那沙洲上的白鹤,在黑暗于黎明之际突然长鸣,让人心惊。
1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5、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
16、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希望能帮到你!
1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19、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20、解释: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唐代:张九龄
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代:岑参
6、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9、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10、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3、《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唐代:崔涂
14、解释: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5、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代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6、张九龄《望月怀远》
17、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宋·李觏《乡思》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