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结节是什么?
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 GGN)是医学影像(如CT)中一种特殊表现,指肺部局部密度轻度增高,像蒙了一层磨砂玻璃的云雾状阴影,它既可能是炎症、出血等良性病变,也可能是早期肺癌的信号,需结合大小、形态等特征综合判断。
为什么叫“磨玻璃”?
这一名称源于影像学特征:
- 正常肺组织:CT下呈黑色(低密度,含空气)。
- 实性结节:完全白色(高密度,如肿瘤或钙化)。
- 磨玻璃结节:介于两者之间,像半透明的毛玻璃,提示肺泡壁增厚或部分填充(如液体、细胞)。
常见原因有哪些?
- 良性病变(约占60%-70%):
- 肺部感染(如肺炎、结核)。
- 出血或水肿(外伤、血管异常)。
- 纤维化(瘢痕组织)。
- 恶性病变(约30%-40%):
- 原位腺癌(AIS)或微浸润腺癌(MIA)。
- 浸润性腺癌(需警惕实性成分增多)。
关键特征:如何判断风险?
医生会关注以下指标:
- 大小:
- <5mm:多为良性,定期随访。
- 5-10mm:需密切观察。
- >10mm:恶性风险升高。
- 形态:
- 边缘光滑:良性可能性大。
- 分叶状、毛刺征、胸膜凹陷:警惕恶性。
- 密度:
- 纯磨玻璃结节(pGGN):恶性率较低。
- 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含实性成分):恶性风险显著增加。
发现后该怎么办?
- 随访观察:
- 低风险结节:3-6个月复查CT,观察变化。
- 稳定2年以上:可能为良性。
- 进一步检查:
- 增强CT、PET-CT(评估代谢活性)。
- 穿刺活检(明确病理)。
- 手术干预:
若结节增大、实性成分增多,可能需胸腔镜切除。
需要恐慌吗?
- 不必过度焦虑:多数磨玻璃结节生长缓慢,尤其是<8mm的纯GGN。
- 但不可忽视:部分结节可能为早期肺癌,及时干预治愈率超90%。
预防与注意事项
- 戒烟(吸烟是肺癌最大风险因素)。
- 避免长期接触粉尘、污染环境。
- 定期体检(低剂量螺旋CT对高危人群尤为重要)。
磨玻璃结节是肺部健康的“预警信号”,但并非等同癌症,科学随访、精准诊断是关键,若发现结节,请与呼吸科或胸外科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方案。
(字数:约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