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时受教育只是贵族的权利,平民是无法读书的。孔子教书,不讲出身贵贱,把教育的范围扩大,更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今天我们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国家法令规定人民要接受教育,这也是有教无类观点的进一步发扬。
2、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宋·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释义:从前的学问经过讨论更加深刻细密,新学的知识经过巩固已转向深沉。
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4、——《礼记·学记》
5、名人读书的名言.
6、•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7、——李苦禅意思:小鸟如果想展翅高飞,那就先要学会如何振动自己的翅膀,人如果想上进,就要先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其实重点不是现在,只是今天有比昨天多走了一点——丁程鑫
10、•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11、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12、•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13、能够解决的事情就尽快处理,不能答案的就随风而去——宋亚轩
14、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是美国的政治家、物理学家,多重身份的他,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外交家及发明家。还曾参与草拟过美国的《独立宣言》。
15、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宋·朱熹《性理精义》释义:治学的途径,要首先探究至理;探究至理的主要方法,一定是要多读书。
1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7、•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8、•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1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0、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2、•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
3、•刚、毅、木、讷近仁。
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7、诗人的天性就像种子,得遇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适当的水分才好发芽、成长。
8、•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9、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释义:从前不肯学习,白费了许多推动之力,如今好学,每天在读书的生活中正如船在江心顺水自在而行。
10、睁开眼睛看自己,已进入了老年;闭上眼睛看自己,还是那个孩子。从孩子变老人,从老人回到童年为孩子们写作是非常快乐的事情,不会有黄昏的伤感和灰色的心态。
11、•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1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3、•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1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6、•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17、•看文字须大段出色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8、相信你自己,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意义的——马嘉祺
19、•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20、子曰:“有教无类。”
1、•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2、•读书不仅是教师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源头活水。
3、•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读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是精神的世界,读书是历史的梦想,读书是文化的天堂,读书使人胸襟开问了,豁达晓畅,读书使人增长见识,谈吐不凡,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柳暗花明,豁达贯通,读书使人回味无穷,无忧无虑,读书使人博学多识,学富五车。读书是学习,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读书是思想的驰骋,读书是与前人会心的交流,读书是自我灵魂的感悟!
5、•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6、•克己复礼,为仁。
7、•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8、——陆游意思: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9、•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10、•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1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2、错过的不一定是好的,可能更好的就在后面——丁程鑫
1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15、因为结识了书店的学徒,于是富兰克林决定让他们帮忙晚上偷书出来给他看,然后趁着晚上疯狂读完,然后在第二天清晨,便偷偷地把书还回去,慢慢的,他借此涉猎了众多不同学科的书籍,也不断开阔了一个穷人家小孩的眼界。
1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8、•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19、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精思。——朱熹《性理精义》释义:读书的方法,没有比按照由浅入深的次序逐步前进最终达到精通更重要的了。
20、•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
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释义: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2、•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4、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5、•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6、意思:人不经过学习,不可能懂得该懂得的道理。扩展资料关于读书的名言:
7、•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8、•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
9、•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10、•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11、回顾富兰克林的出生,父亲以经营一家杂货店为生。因为家里小孩众多,父亲付不起高额的学费,富兰克林只读了短短2年书就辍学了。
12、•青春是丛林,是荒原,是阳光炙热的奔跑,是大雨滂沱的伫立。
13、•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1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9、•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黄鲁直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2、•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3、•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
4、•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5、译:孔子说:“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均等。”
6、•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7、•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8、•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
9、•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1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1、•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
12、•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13、•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5、•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
16、•不动笔墨不读书。
17、•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19、•从来如此,便对吗。
2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