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自1978年启动,至今已走过46年,这是一段从贫困到繁荣的转型之旅,深刻改变了国家命运和全球格局。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标志着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这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当时国内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农业改革率先启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到1980年代,改革扩展至城市,国有企业引入竞争机制,私营经济获得发展空间,经济特区(如深圳、珠海)的设立,吸引了外资和技术,成为“中国奇迹”的试验田。
46年来,改革开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上,中国从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万亿元(约18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数亿人摆脱贫困,城市化率从18%升至65%,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领域突飞猛进:高铁网络全球最长,互联网普及率超70%,科技创新如5G和人工智能引领全球,对外开放方面,中国加入WTO(2001年)后,成为“世界工厂”,贸易总额位居全球第一,外资流入持续增长,“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合作。
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重塑了社会和文化,人们的思想从保守转向开放,个体创造力被释放,法治和市场经济理念深入人心,挑战也随之而来:贫富差距、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凸显,近年来,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强调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如“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和乡村振兴战略。
46年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改革开放仍在深化,以应对全球变局和内部需求,中国将继续坚持这一国策,推动现代化进程,这46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篇章,证明了改革与开放的力量,正如邓小平所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段历程不仅属于中国,也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