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来是什么原因?
月经是女性生殖健康的“晴雨表”,规律的周期通常为21~35天,若月经迟迟不来(医学称“闭经”或“月经延迟”),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以下是常见的6类原因及应对建议:
妊娠
哺乳期
哺乳时体内泌乳素水平升高,可能抑制排卵,导致暂时闭经(通常产后4-6个月恢复)。
围绝经期
女性45岁后卵巢功能衰退,月经周期逐渐紊乱直至绝经,属正常生理现象。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甲状腺功能异常
高泌乳素血症
泌乳素过高会抑制排卵,可能由垂体瘤或药物(如抗抑郁药)引起。
过度减肥或肥胖
剧烈运动
运动员或长期高强度训练者可能因能量消耗过大出现“运动性闭经”。
精神压力
长期焦虑、熬夜会扰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导致暂时性闭经。
宫腔粘连(Asherman综合征)
多次人流、刮宫术后子宫内膜受损,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
卵巢早衰
40岁前卵巢功能衰退,需激素替代治疗维持健康。
药物副作用
如避孕药、化疗药物、抗精神病药等可能干扰月经周期。
若排除怀孕后,月经延迟超过3个月,或伴随以下症状,需及时就诊:
:月经不来的原因复杂,需结合年龄、病史、生活习惯综合判断,偶尔延迟可能与压力相关,但长期闭经务必查明病因,避免延误治疗,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定期妇科检查是关键!
(字数:约7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