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2、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4、出自《前出师表》,意思是: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
5、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6、这句话教育人要有恒心和毅力,并定期进行工作的总结和反思。若能坚持不懈地努力,依靠这种持续的动力,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7、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远。
9、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意思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10、义肝忠胆,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后,三代而后一人。
11、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12、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1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不辞辛苦,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1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7、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18、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19、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20、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1、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这两句的意思就是: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2、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4、劝农业,无夺其时。
5、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6、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8、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1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1、宁静致远,静以修身。
1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3、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
14、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5、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於美趣,何患於不济。志不强毅,意不慷慨,碌碌滞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窜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16、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17、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18、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19、选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已:止。【译文】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做事,直到死才停止。
2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译文]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做事,直到死亡才停止。
3、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4、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
6、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7、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
8、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9、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其之事而观其性。
10、三分筹策基荆楚;两表精成泣鬼神
11、出自诸葛亮《将苑》。【译文】军作战的将军不可以有骄傲的情绪,骄傲就容易对人无礼,对人无礼则容易失去人心,而失去人心则容易众叛亲离。
12、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13、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14、根据《三国演义》,刘备对诸葛亮说过的经典名言名句是子敬既为人言所疑,理不在多言。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诸葛亮表现出了深思熟虑的智慧和谦逊的性格,不需要通过多言多语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真正的智者一言九鼎,言之有物。这也反映了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赞赏和信任。此外,刘备还对诸葛亮说过不少其他经典的名言名句,包括卧龙诸葛亮,汝乃我之左膀右臂等,都充分展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崇敬和依赖。
15、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襄阳问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16、意思就是:想要考虑某件事的好处,必须先考虑到它的坏处;想要考虑某件事情的成功,必须先考虑它的失败。
17、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1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前出师表》[译文]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
1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0、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1、五、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3、等等人生格言
4、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5、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6、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7、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近人钟瀚撰书。上联是说后代深知诸葛亮的,是晋人习凿齿。他著《汉晋春秋》,首先摒弃一般史家以魏为正统的作法,推尊蜀为正统,并大力颂扬诸葛亮的勋业。下联是说曾封武乡侯的诸葛亮,治蜀有功,遗爱在民,千多年来人民都到这里来瞻仰祭祀他。联文对昭烈武侯同祀备加颂扬。
8、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9、如果高兴,不应该对不值得高兴的事情高兴。如果愤怒,也不应该对不会愤怒的东西愤怒。简单理解,就是不要对没有生气的东西浪费感情。
10、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1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将诫》[译文]不倚仗自己的才华,而在别人面前表现出骄傲的神情,不以被宠爱而扬威。
12、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13、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4、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15、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合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16、臣身在外,无别调度,随时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来增加些微财产。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7、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看轻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意见独特而听不进部下的意见,不可以凭借自己功绩显赫就失去人忠信本分的品质。
18、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19、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20、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人生是由许多的小事构成的,每一件小事的完美,积累起来就是人生的完美。一个细节、一件小事,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
1、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和言辞都可以透露出他们的品质和思想。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我们应该先了解对方的本质,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2、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3、三、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4、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5、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6、六、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7、君子应该不断地强大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具有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此外,君子也应该具备亲和力,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8、在战争中讲道义:非战之罪,乃父子之穿,夫妇之别也。
9、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10、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上,后理下;先理身,后理人。
11、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12、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13、出自诸葛亮《将诫》傲:倚仗;骄:骄傲。不倚仗自己的才华,而在别人面前表现出骄傲的神情,不以被宠爱而扬威。
14、志当存高远。
15、出自诸葛亮《前出师表》。【译文】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
16、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7、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18、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家喻户晓的蜀国军师,著名的出师表体现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表达对刘备的知遇之恩。
19、知人论世:观其言而知其人,闻其鸣而知其名。
20、观天下之大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