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标准投票门事件解析
1.事件背景
2018年5月初,由于联想在2016年关于5G技术未来标准和规范制定的3,335,486,86和87次会议上没有投票给华为,而是投票给了高通,导致华为未能拿下数据码。这一事件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攻击。
2.5G编码标准规范
最终,3G宣布了5G编码的标准规范为:通信信道为LDC编码;控制信道为olar编码。这一标准的确定,对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联想与华为的舆论争议
在联想5G投票门事件中,柳传志的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他表示联想并没有卖国,投票反对票是基于技术和专利储备的选择。对于杨元庆作为老板不知道投票过程,柳传志给出了解释。这并没有平息公众的质疑。
4.媒体炒作与事实真相
从2018年5月开始,你大概在无数自媒体上见过类似于“联想一票之差让华为输掉5G标准”的文章。尽管联想早已澄清过相关事件自身并无问题,也得到了华为的公开背书,但类似的攻击却在整整一年时间内络绎不绝。
媒体报道中,仿佛5G标准=编码,LDC斩获eM场景的数据信道编码,高通就赢了。olar斩获eM场景控制信道短码,华为就赢了。但实际上,一些媒体炒作“联想投票LDC导致中国5G落败”的言论是片面的。
5.事件的影响
联想2年前5G编码标准投票的历史,被旧事重提,“联想导致华为在投票中输给高通”成为群众关注焦点。在中美正在进行贸易战与技术战争的背景下,联想受到了很大的舆论压力,创始人柳传志都出来公开发声。
整个5G编码投票事件的脉络梳理,到这里就差不多了。所以网上关于联想背刺华为导致...的事件,实际上是基于对5G编码标准的误解和媒体炒作。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理性看待事件,避免被片面报道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