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

首页 > 签名 / 正文

红楼梦第十七回好词好句 摘抄62句

2024-11-14 16:00:16 签名

一、红楼梦第十七回好词好句摘抄

1、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不聚的好。

2、本回出现不少名人,我们来看看:

3、秦钟去世,宝玉十分悲痛,日日思念悲悼不已。恰逢省亲别墅落成,贾母怕他忧伤成疾,命人带他到园中玩耍。园中诸景尚无匾额,贾政与众清客准备趁游玩之际题上,恰好撞见躲闪不及的宝玉。贾政有意试试宝玉的文采,命他一一题来。宝玉才思敏捷,众清客亦有意奉承,贾政心中虽以为然,但依然百般刁难呵斥,树立父威。

4、第十七回的题目是: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开始,秦钟既死,宝玉痛哭不已,李贵等好容易劝解半日方住。宝玉深深痛悼秦钟。

5、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6、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7、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梗概:

8、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这首诗是己卯、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的回前诗,现在大多通行本已删去,但仍在部分版本中存在。诗写元春归省的情景,以封贵妃为“虚名”,说“苦甘”无人识得,揭露了宫闱是妇女的死牢,借此否定首句,表明豪华并不值得羡慕。

9、宝玉一心只记挂着里边,又不见贾政吩咐,少不得跟到书房.贾政忽想起他来,方喝道:"你还不去?难道还逛不足!也不想逛了这半日,老太太必悬挂着.快进去,疼你也白疼了."宝玉听说,方退了出来

10、《红楼梦》第十七回最后一句是:宝玉听说,方退了出来。

11、贾宝玉自负饱读诗书,对清客们不太放在眼里,敢于表现自己的才情,体现出宝玉天真率直、自负清高。同时,他在贾政面前唯唯诺诺,体现出宝玉担心懦弱。

12、宝玉的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明清时期对联发展到了顶峰,这幅对联对仗工整,而且有视觉、嗅觉的感官描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说明贾政比较满意宝玉这幅对联,其实内心深处是很高兴的。

13、贾政对宝玉的一次考试,宝玉对答如流,让贾政一时刮目相看,对山水园林的自然布局和对第宅园林的一般规律认识都显示出宝玉才思学敏。

14、“柴门临水稻花香”——唐朝的许浑。

15、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这个旧诗是出现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说明宝玉还是很喜欢唐诗的,可惜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极死板。

16、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梗概:

17、曹雪芹能把自己所学知识,融入小说,浑然一体。真是大手笔,大作家。

18、“红杏梢头挂酒旗”——明朝大才子唐寅的诗,《杏林春燕》。

19、妙玉的清高在《红楼梦》中堪称第一,连那些姑娘夫人也自愧不如。大观园里的贵客们用了她的茶杯,她都要丢掉!更不用说丫头小厮更不入她的法眼。然而,她纵然高洁脱俗的像一块无暇美玉,终究还是争不过命运,终了落在淤泥中被玷污!

20、《红楼梦》第6回,可以说是句句凝练,字字精彩!其中最让我感触的要属探春,惜春和妙玉的判词:

二、红楼梦第十七回好词好句读后感

1、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2、通灵宝玉反面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面。但其真体最小,方从胎中小儿口中衔下,今若按式画出,恐字迹过于微细,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所以略展放些,以便灯下醉中可阅。今注明此故,方不至以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狼蠢大之物为诮。

3、主要内容:宝玉痛悼秦钟。大观园造成,因闻塾师赞宝玉对对联有歪才情,贾政带门下清客参观大观园时便带上宝玉,命他为大观园各处景观拟匾。在贾珍的引领下,贾政同宝玉在众清客的陪同下一同参观大观园,并为园中题匾额和对联。因众人知道贾政有意要借此机会试宝玉,便有意用一些俗套来敷衍。在这次的游园中,贾政对宝玉题的匾额和对联虽加指责,但心中比较满意。

4、那凤姐儿家常戴着紫貂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里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5、贾政对宝玉的题对比较满意,但碍于父亲的身份不愿意表达出来。这反映出贾政不善于表达感情,严厉有余、慈爱不足。

6、红楼梦十七回章节在介绍大观园,其实就主要介绍了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怡红院这四个住所,其中重点是潇湘馆,宝玉称之为“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命名为:“有凤来仪”,这一点可以看出对黛玉的爱惜程度。

7、当下代儒没法,只得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铁槛寺后。一时贾家众人齐来吊问。

8、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9、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

10、迎春的判词让我们看到忘恩负义之人的可怕,也为嫁女是否会遇到孙少祖而忧虑。

11、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吧

12、上了正房台阶,小丫头打起了猩红毡帘,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辨是何气味。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炫。

13、红楼梦第17回主要内容是什么概括

14、《离骚》,《文选》——《离骚》是大诗人屈原所写。《文选》全名是《昭明文选》,是萧统等人所编。

15、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起来。

16、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17、说毕,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这些清客们很知趣,都知道贾政有意考查宝玉读书情况,纷纷放水。

18、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19、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20、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号,又嗔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

三、红楼梦第十七回好词好句摘

1、此诗的前两句说的是,宝玉只是一个幻象,他那些玩脂弄粉的癖好、拈花惹草的习气,只是一个遮掩、其本相的外衣。他实际上是一块顽石,即所说的“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的叛逆者。接下来的“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一句,则暗示宝钗和宝玉两人命运的困顿的谷底。末句“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则是在劝诫世上的人们,所有的权势、地位、钱财皆是身外之物,最后都会消失。

2、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3、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

4、探春在贾府“四春姐妹”中,不能数一,绝对能数二!无论相貌气质,诗文才气,还是理家才干,人际关系都很为人称道。只可惜她是庶出而非嫡亲。虽然志向高远,却争不过命运,离家远嫁,一腔沧桑和幽怨,也只能化作江边远眺和涕泪!可哀可叹!

5、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6、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7、上一回描写要为正殿拟题时,有这样一段文字:“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众人道:‘必是蓬莱仙境方妙。’贾政摇头不语。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象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月日的事情了。”

8、《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9、这一回就一个大内容,贾政考查贾宝玉学习情况,具体就是作诗提对。让我们来看看,宝玉的水平如何?

10、《红楼梦》第十七回很特别,因为从表面看来这一章只是简单地叙述了贾政带着贾宝玉等一群人兴致勃勃地游玩了刚刚落成的大观园,似乎其情节的张力有限,功能性不足。但当读者了解了在后续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大观园每一处所在对其居住其中的主人的个性和命运的暗示,便能追蹑作者心迹思路之一二。

11、读《红楼梦》判词,不仅为人物命运感叹悲悯,更为曹公只字片语就高度概括人物的一生而赞叹不已!

12、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13、小说用这一联来赞宫室的建筑和陈设的富丽。

14、荣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也是二十两,宁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其馀族中人贫富不一,或一二两、三四两不等。外又有各同窗家中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得此帮助,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15、贾政自谦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于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因闻塾师赞宝玉有对对联的歪才情,便带他进园拟匾。

16、接下来宝玉所提匾额之名,所说对联,都不让贾政太满意,不过宝玉是很聪明的,有灵性的,贾政很认同。然而宝玉不好好读书也是真,看的杂书也不少,所以在贾政看来,学习没用在正地方上,净学斜撇子了。

17、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18、“曲径通幽处”——唐朝常建的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19、欧阳公《醉翁亭记》——欧阳公指的是欧阳修,《醉翁亭记》是名篇。

20、风尘碌碌、无可如何、锦衣纨裤、饫甘餍肥、一技无成、茅椽蓬牖、瓦灶绳床、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了然不惑、自怨自叹、高谈快论、荣华富贵、利物济人、美中不足、好事多魔、乐极悲生、人非物换、静极思动、无中生有、安身乐业、离合悲欢、青天白日、青红皂白、炎凉世态、不可胜数、自相矛盾、不近人情

四、红楼梦第十七回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1、宝玉因题匾额大展才情,众小厮争要打赏,把宝玉身上配物尽数解去。黛玉误以为自己为宝玉所做荷包也被送给下人,赌气挥剪铰了宝玉托她做的香囊。因此二人大闹一场,终归和好如初。元宵节至,元妃归省,一家人含悲忍泪团聚,众姐妹及宝玉被元妃命作诗,黛玉实际夺魁。

2、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