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

首页 > 签名 / 正文

内阁中书「内阁中书职责」

2025-03-03 13:13:20 签名

内阁中书职责

内阁中书一职在清代内阁设置,主要负责撰记录、翻译和缮写工作,官阶为从七品,满洲、蒙古、汉军和汉人各占一定比例。新科进士在朝考后,若非翰林院庶吉者,可能被分派到其他部门,或者作为内阁中书使用。经过一定时间,内阁中书可以外补同知、直隶州等职位,或被特赐。内阁中书,是清代设立的一种官职,其主要职责涉及撰记录、翻译及缮写。在清朝时期,内阁中设立中书职位,满洲中书的名额为70人,蒙古中书为16人,汉军中书为8人,汉中书则为30人,其官阶等同于从七品。在科举考试中,部分举人通过考核后被授予此职位,或直接由皇帝特赐。清代于内阁中设置中书一官,掌撰拟,记载、翻译、缮写之事,官阶为从七品,定额满洲七十人,蒙古十六人,汉军八人,汉人三十人。新进士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者之外,次一等的或分部,或以内阁中书用。经一定年限,即可外补同知、直隶州帝特赐者。又,进士出身之中书补缺后,可充乡试主考差。内阁中书是清朝时期的官职,属于内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职位。其职责主要涉及撰拟、记载、翻译和缮写等多方面工作,对文书处理至关重要。清朝时期,内阁中书的编制按照民族划分,具体为满洲中书70人,蒙古中书16人,汉军中书8人,汉中书30人,共计124人,官阶为从七品。

内阁中书简介

简介内阁中书,清代官名。掌撰拟﹑记载﹑翻译﹑缮写。或由举人考授,或由特赐。清代在内阁中设中书,定额为满洲中书70人,蒙古中书16人,汉军中书8人,汉中书30人,官阶为从七品,掌管撰拟、记载、翻译、缮写之事。道光二十九年,邓辅纶以拔贡的身份进入京城参加会试,虽然列于恩科副榜,但被任命为内阁中书。他少年时便怀有大志,曾有诗句“生小好奇服,撷佩都梁山”表达其壮志。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他借此机会招募军队,组建宝庆志同军,亲自担任统领,支援父亲在南昌守城,对抗太平军,期间多次立下战功。张埙,字声百,出身于抚宁。他在康熙癸酉年成为举人,官职为内阁中书。他的作品有《秦游诗》和《秦中咏古》。他驾车前往乐游原,东行至鸿门阪。此时,草木已渐黄落,岁月已晚。当年的宴会场地,衰柳拂过行幰。古人以其智慧和勇气,机事如环转。南郑的幸归与彭城的东返,显示出得失的迥然不同。简介乾隆二十七年,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明年,成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三十二年,直懋勤殿,合写经为皇太后祝。逾年,大考翰詹,以直内廷未与试,诏褒初学问优美,特晋一秩,擢侍讲。三十六年,直南书房,督河南学政,未赴任,丁祖母承重忧。服阕,迁右庶子。

内阁中书的清朝官职一览

清朝官职体系繁复,以下为部分内阁中书相关职位的概述:太师、太太保,皆为最高级的荣誉职位,象征着尊贵和权力。光禄大夫,是文官中的高级职位,象征着国家的高官。殿阁大学士,为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高级官员,具有极高的权力与影响力。清朝的官职体系复杂多样,涵盖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管理机构。太师、太太保等职位,是清朝早期设立的高级官职,象征着崇高的地位与权力。这些职位多为虚职,主要用于表彰功臣或宗室成员。此外,还有光禄大夫、殿阁大学士等职位,光禄大夫是一种荣誉性官职,而殿阁大学士则是中央的重要文官。内阁中书:清代在内阁中设中书,官阶为从七品,掌管撰拟、记载、翻译、缮写之事。清代在进士参加朝考以后,除择优任翰林院庶吉士者外,较次者部分用为内阁中书,经过一定的年限,可外补同知或直隶州知州,或保送充任军机处章京,一般很受重视。中书是文官从七品。清代沿明制,于内阁置中书若干人,在清朝之位阶为从七品,中书职能通常为辅佐主官,为基层官员编制之内阁中书为中国古代文官,设置在如六部之中央机构官署,负责典章法令编修撰拟、记载、翻译、缮写等工作。

在本文中,我们为您介绍了内阁中书与内阁中书职责的知识。如果您需要更多帮助,请查看我们网站上的其他文章。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