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节日,农历七月节日
农历七月初六晚开始,为期一至二晚的传统“七姐诞”庆祝仪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广州等地,姑娘们会梳妆打扮,点上香烛,制作各种花果玩品,向七姐献祭,祈求心灵手巧和美满姻缘。[1-2]
农历七月十八是西王母诞辰,西王母在众神中地位非常高,掌管寿民和姻缘。传说中,西王母举办了蟠桃大会,吃了桃子的人就能长生不老。民间对西王母的信仰非常广泛。[6]
农历七月二十五,云南宁蒗彝族的摩梭人会身着盛装,参加一年一度的转山节活动。节日当天,人们穿着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虔心朝拜泸沽湖畔的格姆女神山,悬挂彩色经幡,供奉贡品。[10]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也称“鬼节”、“盂兰盆节”。相传在这一天地府会放出全部鬼魂,因此中元节也是我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人们通过祭祀祖先、烧纸钱等方式,祈求亡魂安宁,生者平安。[1]
农历七月初一,俗称开息门,祭祀海神。这一习俗在沿海地区尤为盛行,人们通过祭祀海神,祈求渔业丰收和海上安全。[1]
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是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源于“牵牛婺女”星宿崇拜与原始信仰。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庆祝这个浪漫的节日。[1]
在华人社会的传统节日里,阴历七月称为鬼月,以中元节七月十五为重要的节日。传说中鬼月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阎罗王特别允许“好兄弟”(方言中对大小鬼的别称)到人间度假。人们为了祈求平安,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1]
农历七月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既有祈求巧艺与姻缘的七姐诞,也有祭祀海神、祈福平安的七月足象江车。在这个繁忙的月份里,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庆祝这些传统节日,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