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但秦大士确实秦桧之后,要是承认,虽然不会死,但功名可就没了;要是不承认,那就是欺君,搞不好就会杀头。于是,想了一下,秦大士直接就回了一句:“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
3、晋惠帝这么一说,还真的让大臣们无言以对啊!
4、六、《胡适杂忆》。唐德刚是胡适的学生,学生写老师的口述史,本来很难,但唐先生却写得张驰有度,不卑不亢,而且风趣幽默,文采斐然。**夏志清先生在此书的序言中评价说:“《胡适杂忆》出版后,我想他应被公认是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他倒没有走胡适的老路,写一清如水的纯白话。德刚古文根底深厚,加上天性诙谐,写起文章来,口无遮拦,气势极盛,读起来真是妙趣横生。”
5、太长的不算、诗文不算,那么就只有短赋、说、小散文,倒是相对容易选择一些。毕竟能够流传于世、耳熟能详的都是以简洁、精致、唯美为主。
6、中长篇,首推王勃《滕王阁序》、诸葛亮《出师表》。这两篇文章,其实也不用多介绍了。至于为何称之为中长篇,是相对而言。文言文精炼、简洁,这两篇都是七百多字,在今天属于小短文,在我而言可能就是几句废话就能填满,但是这两篇文章金句、警句叠出,《出师表》相对更像政论文,结构严谨,感情真挚;《滕王阁序》则更加华美,骈文余韵,是写景抒情自然融合的千年典范。
7、《田舍》诗前四句描写了初夏时村居的景色:在清澈的江水弯曲的地方,建有村舍,屋旁边有古道经过,由于战乱,经济衰败,以前的交易市场也变得荒芜人烟,蒿草都把市井遮挡住了,由于荒僻,对衣裳也不讲究,随意着装。给人展现出一幅衰败村落的景象。
8、这通天彻地的宇宙孤独,直将庄子《逍遥游》的境界幻化成人世美景,触手可及。
9、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0、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1、秦大士文采出众,最终通过科举成为了状元。可是,他有个遗臭万年的祖先,那就是秦桧。因此,当时乾隆皇帝很担心他是奸臣之后,会有辱朝廷。所以,便在殿上询问秦大士。
12、“一朝天子一朝臣。”
13、中篇当推韩愈《师说》、柳宗元《捕蛇者说》、苏东坡《前赤壁赋》、范仲淹《岳阳楼记》。这几篇在三百到五百字之间,体裁稍小,其中只有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半散文半赋格式。这些都是初高中必学文言文,所以也就没必要在这里多介绍了。虽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声最盛,特别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但是个人更喜欢苏东坡的:
14、这里稍微总结一些个人爱好,因为临时作答,有很多一时想不起,只捡印象深刻的记录,难免会有错漏。大家有好的可以在评论区补充。
15、这话的意思很明确,我老赵就是看不惯你们南唐在自己旁边,所以就把南唐给灭了。
16、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7、只有这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我忘了教材有没有选用,但应该是没有。因为这篇小文的关键不是写得有多美、有多好,而是中国儒学发展到瓶颈阶段,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构建了一套儒学糅杂道家理论的宇宙起源说,成为理学、心学、以及后来阳明学等中国新儒学的理论基础。
18、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朝代】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9、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0、田舍:本意为田地和房屋,多泛指农舍或农家。明代汪洙有诗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1、周敦颐的《爱莲说》,写莲花,喻君子,寥寥数笔,字少言多,也是难得。刘禹锡的《陋室铭》偏向铭文,小而精致,文字美感十足。
2、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3、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蔷薇科、枇杷属常绿小乔木。树高3~5米,有的高达10米,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圆锥花序顶生,花瓣白色或淡黄色,长圆形或卵形;果实球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桔黄色,花期10-12月,果期5-6月。
4、【作者】张若虚【朝代】唐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6、有一次,项羽打算拿刘邦的老父亲刘太公来要挟刘邦,扬言如果他不投降,就直接把刘太公给煮了。而且还现场搭起了炉台,给刘邦来个直播煮人。
7、作奸犯科出自《出师表》,原文如下:“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作奸犯科很好理解,就是为非作歹,触犯法律。
8、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9、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朝代】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一为文辞、文章,《晋书·习凿齿传》曰“凿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
11、“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12、又有宋苏辙曰“其气乎其中而溢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再有宋·严羽《沦浪诗话》中曰“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如此者,字正文顺而雅言得以传承也!
13、【作者】吴均【朝代】南北朝
14、大家有更多的名篇可以在评论区补充,我们一起涨见识。
15、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6、于是,凭着这句漂亮的马匹,秦大士最终顺利的拿稳了自己的状元帽!
17、谁知刘邦不仅不为所动,还直接把项羽怂回去:“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意思就是,咱两是拜过把子,我父亲就是你父亲,你敢煮,我就敢吃。
18、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9、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20、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田舍》诗景物描写以静为主,意境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寥寥几笔,给人们展现出初夏时分江边日落的园田景色。也反映出安史之乱时期,作为大后方的巴蜀地区,虽然也因战乱造成荒芜,然而毕竟没有战争,因此人们生活还是相对闲适的背景。
2、对了,先秦散文也实在是太多精品,还有贾谊的《过秦论》等等都是上乘,至于司马相如的大赋,一则过于庞大,二则过于华美,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汉之前的散文相对来说文字更古旧,解释起来麻烦。不如后来者的散文,大家多学过,一看就懂,在这里聊起来也有共同感,就不选入了。哪天有时间专门写一篇聊一聊先秦直到明清的散文,再详细捋捋。
3、只有《太极图说》,是在写儒家发展史中详细读过、并分析过,觉得地位于中国文化非常重要,而字数又不多,所以也放在这里。
4、这又是一句怂得对方无话可说的回复,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兵讨伐南唐,南唐遣使前往指责北宋的侵略行为。面对指责,赵匡胤也拿不出理由来解释,于是就直接来了一句“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5、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著名的流氓皇帝,说话相当的贴地气,而且什么“无耻”的话他都能说得出口。也正因如此,就连楚霸王项羽也拿他没办法。
6、我们再看短篇,尽量选大家都熟悉的,也是我能记得的。
7、刘邦这么不安套路出牌,一下子就把项羽给怂回去了。而“分我杯羹”也因此流传千古。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9、文笔好坏也是有标准指向的,一般而言有三个层次。
10、后四句则奇峰突起,诗人从衰败中看到优美,心态也从感叹变为恬静。田舍虽然偏僻,然而榉树柳树成荫,随风摆动,金黄色的枇杷挂满枝头,满树飘香,在江河里面,夕阳西照,捕鱼的鸬鹚也恬适的站在鱼梁上,晒着翅膀,鱼梁里鱼收获颇多。给人们展现出一幅恬静优美的江边农村风光,也体现了诗人的心境比较闲适安然。
11、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12、四、《宋史》。元脱脱所著,中华书局的《宋史》版本,有40册之多,因为写作的需要,我对其中大部分的人物列传都读过,感觉宋朝人生活的丰富和精彩,尤其是文人,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的庇护下,展现了他们多姿多彩的人生。
13、“何不食肉糜?”
14、也不知道司马懿造了什么孽,我国史上公认的三个白痴皇帝,他们司马家就独占其二,而晋惠帝司马衷就是其中之一。
15、【作者】欧阳修【朝代】宋
16、您好谢谢您的提问,我是书法镜子老宋,我来回答一下您的问题。,我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所帮助。以下内容是我的回答:
17、不说这是周敦颐写的,只怕很多人认为这是道家宝典。
18、这句话想必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但其实这曾经也是一句神回复,而且还直接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这个人就是清代状元——秦大士。
19、书有梁实秋散文集《雅舍小品》、余秋雨《文化苦旅》、培根《培根论文》。说到具体文章则推荐如下。
20、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1、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2、欲说好文笔先说“文笔”之义,“文笔”词解有三:
3、榉柳:榉树和柳树。榉树是榆科、榉属的落叶乔木。
4、最经典就是刘邦的“分我杯羹”;
5、如果只看文学艺术,《太极图说》没那么重要,所以咱们知道的人也不多。但是要想了解中国儒学思想、宋朝理学发展,这就相当于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一样,属于必须通读领悟的小文章。字数不多,三百来字。摘抄几句,放在下面,大家就知道它有多重要了:
6、鱼梁:拦截水流以捕鱼的设施。以土石筑堤横截水中,如桥,留水门,置竹笱或竹架于水门处,拦捕游鱼。《诗·邶风·谷风》“毋逝我梁”,《毛传》释义:“梁,鱼梁。”。
7、读一书长一智,开卷有益是为好文采而来,诗书滋味长,更若“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酣畅淋漓!
8、陋室铭【作者】刘禹锡【朝代】唐
9、鸬鹚:水鸟名,俗叫鱼鹰、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渔人常驯养之以捕鱼。北齐颜之推《稽圣赋》:“鼋鳖伏乎其阴,鸬鹚孕乎其口。”
10、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1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4、市井:水井。汉应劭《风俗通》:"俗说:市井,谓至市者当于井上洗濯其物香洁,及自严饰,乃到市也。";《史记·平准书》:"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张守节释义:"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
15、一是能够准确表达出心中所想,古之谓“修辞立其诚”也曰“辞达而已矣”,自然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16、有哪些古文能称得是上千古名篇的?
17、好文笔即是好文采,笔落惊风雨乃是文采泣鬼神也!
18、是不是颠覆了认知?原来太极阴阳转化的理论居然是从宋朝一个大儒三百来字的小文章中来。而这很明显是糅合了道家理论的发展,成为了新儒家的哲学理论基础。
19、文言写景散文极品,至此为顶,而且挥洒于不经意间。一文可扛千年散文大旗。
20、三是要语句优美读来朗朗上口,《文心雕龙·丽辞》中有曰“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如此骈散交合则读之风韵跌宕使然也。
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3、出自文言文的成语可多了,我们现在用的成语多半来自历史典故。比如:
4、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5、潜意思就是,当年秦家在宋高宗这种昏君手下,自然是奸臣;可而今皇上你可是盛世明君,我秦大士在你手下,那绝对就是治世能臣。这乾隆皇帝素来自恋,他马上就知道秦大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夸他的同时,也表明自己是能臣。
6、五、《中国史纲》。民国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的唯一一本著作,而且还很薄,不过十万字稍多,但文字真的精彩。摘录一段:“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论世变的剧繁,战国的十年每可以抵得过春秋的一世纪……”
7、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翌年春天至初夏成熟。我国关于枇杷的栽培历史悠久,在汉代就有记载,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罗乎后宫,列乎北园。”。唐诗宋词里面关于琵琶的诗词多达上百首,杜甫之诗是其中之一。
8、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9、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0、除了以上几个成语外,还有大量成语出自文言文。如:相濡以沫出自《庄子》、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皮里阳秋出自《晋书》······
11、三、他这本书提到了很多书家,很多人物。个人能力有限,我在这里摘抄几句原文供大家参考,
12、二为六朝时的文章分类,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文心雕龙·总术》曰“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13、三为文采,唐·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遇饯崔使君序》曰“请扬文笔,共计良游。”此谓文章因高超的写作技巧而体现出来的流畅的文字表达能力,时下所谓“好文笔”一般指这个涵义。
14、二是文字描述的东西要符合逻辑具有合理性,《汉书·司马迁传》曰“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史记》之语言淳朴流畅可为印证。
15、司马衷智力低,却当上了皇帝,西晋的灭亡也就不难解释了。有一年西晋国内饥荒,饥饿的百姓连草根、观音土都得吃了。而当大臣们向晋惠帝汇报后,人家直接就给大臣们来了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就是说,百姓既然没饭吃,为什么不吃肉呢?
16、二、这本书非常精悍,设计的内容面很广,思想性、知识性、政治性、文化性、制度性、趣味性、处世等等方面涉及面很广、没有一定的文化涵养真的很难读懂,因为作者洪迈他用笔干练,他本身就是非常有文化涵养,博学、多才、文化涵养很高,很多学者有深度研究都是为了研究某领域的科研。
1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