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北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是一道考验考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的题目。小编将围绕该试卷中的选择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和解题思路。
解析与答案:在复平面内,复数(z=a+i)((i)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overline{z}=a-i)对应的点位于与原点对称的位置。若(z)位于第二象限,则(\overline{z})将位于第四象限。
相关内容:三角函数图象及其变换
内容:复数及其共轭复数的概念,复数在复平面上的几何意义。
应用:了解复数在复平面上的位置,以及共轭复数的几何意义,有助于解决与复数相关的问题。解析与答案:已知(y=\sinx)的图像向左平移(\i)个长度单位后变成(y=\sin(x+\i))。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sin(x+\i)=-\sinx),所以(y=\sin(x+\i))的图像是(y=\sinx)的图像向左平移(\i)个单位,且图像在(y)轴下方的部分翻折。
相关内容:三角函数图像及其变换
内容: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三角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应用:掌握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有助于解决涉及三角函数图像平移的问题。解析与答案:已知(a^2+^2=c^2),则双曲线(\frac{x^2}{a^2}-\frac{y^2}{^2}=1)与(\frac{y^2}{a^2}-\frac{x^2}{^2}=1)的焦距相等。
相关内容:双曲线的性质
内容: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焦点距离、离心率等。
应用:了解双曲线的性质,有助于解决涉及双曲线的问题,如求焦点、离心率等。解析与答案:已知数列({a_n})的前(n)项和(S_n)满足(S_n=n^2+1),则数列({a_n})的第(n)项(a_n)为(2n-1)。
相关内容:数列的求和
内容:数列的定义、前(n)项和的概念、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
应用:掌握数列求和的方法,有助于解决涉及数列求和的问题。解析与答案: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k),且经过点((x_0,y_0)),则直线(l)的方程为(y-y_0=k(x-x_0))。
相关内容: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
内容:直线的斜率、截距等概念,直线的方程表示方法。
应用:了解直线方程的表示方法,有助于解决涉及直线方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