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点浅见,欢迎探讨!
2、孔子确实好学,但学的都是些什么?
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日:‘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
5、这里面也有生物学原理可以证明,当我们学的东西在现实当中得到反馈之后,看到自己能力提高了,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从而产生快乐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那些好学生能力会越来越高,比如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就是如此,一生热爱学习。
6、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7、学会放松自己。孔子曾对子路说过“你为什么不学诗呢,不学诗生活就像面对着墙一样无味”。当时的诗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是可以唱的,看来孔子在当时还是很时尚的。?
8、我们可能觉得学习是痛苦的,那么为什么还要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呢?
9、孔子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10、学以致用。孔子曾说过“六合之外存而不论”,“鬼神敬而远之”。虽然孔子承认鬼神的存在,但认为没必要研究他们。研究一些现实世界的问题更有意义。可以说孔子是两千年前的实用主义者。?
11、——————————
12、当然了我觉得最好的学习方式,还是你本身就热爱某项知识,当你在学什么知识的时候,没有人逼迫你,你学起来感觉忘记了时间,一学发现好几个小时过去了,如果有这样的现象,那么恭喜你,这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13、其实,入社会的我们,不管是学老子还是学孔子,都是挂在耳旁的耳边风,大部分人浮躁如斯,怎会舍得那么多闲情逸趣,去孔老的哲学世界傲游领略一番呢?虽然总会有兴致盎然时,可也难以做到深入浅出,无非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点到即止的借阅了下,里面的真正微言大义,又有多少人真的感悟呢?
14、不过我确定的是,一开始刚学我们会被打击,慢慢的坚持去学,你就会发现自己会越来越喜欢学习。比如喜欢写作,就开一个自己的自媒体账号,这也是一种游戏化学习的方式。
15、最后孔老的思想没有过时,真正过时的是我们的学习者态度,汲取先哲的开阔思想,依然能让我们少碰壁,更有后发优势,只是我也很难明白孔老思想教会了我啥,但我还是看到了有不少推崇该思想的强者能人,他们绝非流无表面,更多躬身实践。
16、历史的车轮,浩浩荡荡行进了五千年。今天的时代,早已不是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战乱频繁、倍受异国欺凌的中国。如今,中华民族已经崛起,中华儿女已经拥有幸福收获自信,并将戮力同心,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奋进。
17、孔子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些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
18、孔子主张要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并且要深入其中玩味它。
19、清代伟大的思想家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民族的未来。学习孔子,就要用我们的行动,爱国爱社会,用每一个人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向更美好的未来前进。
20、行动之后,我们就会知道我们之前所学和实际的情况有哪些差别,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用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孔子已经掌握了整个学习体系,这句话也说明了学习的三种境界。从一开始的学习方法以及态度,都不如从知识本身中获取快乐。
1、葡萄酒文化及产品传播
2、孔子是非常善于学习的,他提倡学习的时候掌握一定的方法,比如说学习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和思考相结合,而且每次学完都要温故知新,为何要温习以前的知识呢?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游戏化学习的核心元素有确定目标并分解、游戏规则、游戏的关系、游戏的反馈等元素组成。
5、由起源早而带来的先发优势领先,被西方逐渐追上并落下。在历史周期率里沉沦不前,每次封建王朝更迭、外族入侵都伏尸百万,到了近代更是被列强按在地上反复地摩擦,若非抛弃蠕学引入西学,加上美苏等援助,差点被小日本亡国灭种,教训还不够深吗?
6、孔子主张通过学习,掌握基本规律,形成基本观点,做到融会贯通。
7、所以,从这句话结合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不如就把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给游戏化起来,让你可以快乐学习。
8、那么如何在学习当中感受到快乐呢?接下来,我会解释这句话的含义,我们为什么学习时要达到快乐的境界,最后就是我们学习时如何达到“快乐”的境界?
9、这是孔子教给我们的一个关于学习的秘籍,那就是掌握很多的学习方法,不如热爱学习,如果你达到了热爱学习的境界,不如在学习当中感受到快乐。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学习一个东西可能就感觉学不下去,而且更多的时候,大部分人是盲目的跟风,可能并不喜欢短视频,但看到很多人赚钱了,眼红自己也想要跃跃欲试,然后发现拍短视频需要这么多能力,就产生了退出之意。
12、为什么学习时要达到快乐的境界?
13、这句话的意思: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14、游戏的关系是什么呢?我是读书人你也是读书人,但是大家不要谁也看不起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无论何时何地,看见的人、事物,不论高低贵贱,都有自己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15、所以蠕家统治中国二千多年,前后数十亿蠕生只会摇头晃脑背几句心灵鸡汤,于国于民,百无一用。
16、行走中的人文
17、孔子主张不死读书,孔子认为只在那里想,没有什么用,不如好好去学习。
18、想想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时候都会感受到痛苦,其实,也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有关,它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多的便利,但同时我们也变的越来越浮躁。
19、首先是确定目标并分解,大家想到了论语的那一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希望天下学子先从修炼自身开始,并一步步朝着平天下的目标。听到这样的目标,那有抱负的年轻人不就热血沸腾了嘛。
20、能专能深,孔子曾跟师襄学琴,一首曲子自己练了十来天,师襄让他换首曲子练练,孔子说只熟悉它的曲调,但没摸到规律。又过一段时间,师襄又让他换首曲子练练,孔子说还没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到最后孔子自己就听出了这首曲子是《文王操》。从一个初学者到一个专业人士花了也不过一个月左右,看来学习非专不能快啊。?
1、当我们在家享受父慈母爱,在学校享受老师的关爱,享受同学的友谊,我们应该记住孔子,记住这个我们所有人的老师,并力尽所能向他学习。
2、学习他“学之不厌”、“发愤忘食”的勤奋好学。孔子是春秋时期最博学的人,基本上是无所不知的“百度”。但孔子不是天才,他的知识来自于勤奋好学。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认为,他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人,只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追求的人。孔子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天才,如果有天才的话,他们是勤奋好学的人。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都可以成为有文化的人、有知识的人。
3、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和践行
4、更重要的就是游戏的反馈了,如何看反馈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无论我们学了什么东西,都要在现实中主动去尝试,才能更好的清楚我们的学习情况。
5、那么,今天,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什么?
6、所谓的游戏规则就是,你是有了目标了,你要按照我的学习规则来,而不是胡乱学习一通,而不去掌握正确的方法。孔子是非常讲究秩序的,因此他才有学习时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多读多悟,孔子晚年好《易》,读到韦编三绝的程度。后来有人说孔子能预测上下五百年,看来也并不是空穴来风。这里也说明孔子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能在两千年前就达到这种学习精神,很不简单啊。?
8、孔子的思想,就像浩瀚的大海,他给我们的,一辈子取之不尽。
9、但随着年岁的成长,和你自身越来越世俗,你会发现不管是孔子两千年前讲的还是老子两千年讲的,哪怕物换星移,几度春秋,其实现在依然能解释很多的现象,如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告诉我们礼很重要,如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告诉我们把困难的大事分解了慢慢做也就做到了,总之两者思想无孰优孰劣之分,谁更适合社会发展和满足内心欲望,谁就跟更合适世俗的你罢了。
10、锻炼身体。孔子是个射箭爱好者,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同时也鼓励学生射箭。据说孔子给大家表演射箭的时候,观者如堵墙,而且他是百发百中的。
11、在了解了论语中有关孔子学习的句子,我发现孔子是一位善于把学习游戏化的过程,从而让人在学习当中感受到快乐。
12、学习他的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汉朝哲学家王充,写了一篇《问孔》的文章,对孔子的学说提出了一些疑问,这是一种可贵的怀疑精神,尽管王充对孔子的学说有所质疑,但他对孔子的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精神,十分敬佩。他说孔子是“仁圣之人”,忧国忧民,不图利害,即使是前途渺茫,他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13、所以,学习时达到快乐的境界对我们而言,更具现实意义。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呢?
14、不愁没人知道自己,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15、孔子的谦虚,并不是虚伪的表演,而是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他告诉我们,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骄傲自满恰恰是无知的表现,只会让自己固步自封,无法进步。正如孔子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告诉我们,在求学的过程中,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求学态度。
16、碎片还可以是一道题吸引你眼球的数字或是其他的甚至是你联想到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哪怕联系并不是特别大,碎片是思维钩子的通俗讲解。这种对已有知识的快速流畅重现,能产生快乐,智者乐水,流水不腐,流畅必能产生快感,也许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深意吧。也只有产生快乐了,才能忘我尽情地去学习,不再被其他事干扰。只有产生快乐,心神才能通于天地,不至于不宁,通于天地,则顺应天道,万事如意。
17、孔子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
18、他最重视的“礼”,其实就是维护等级尊卑的工具,夹谷之会时,他就以演员演出不符合礼节为名斩杀多名无辜的演员。这样的学问,就是邪教的学问,越多越反动。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如果说孔子那一套过时了,倒不如说我们已经没有了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了,过度的社会让我们谁也信不过,或者在我们无比尊崇孔孟之道后,内心受了无数的摧残,于是我们就不再认可那些中庸的思想了,明哲保身甚至隔岸观火成了我们的政治正确,这样一来孔子的思想都没帮上不好学的你,何谈他那一套应景呢?细思极恐吧?
1、如果你还是个学生,那么你都会学到,因为课本里孔子老子的言论,文章都有,有的要背,有的看下就行,有的老师告诉了你道理,有的连老师领会的道理都不一定准确,而一个宣扬出世,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宣扬隐世,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但于心态还年轻的你,几乎就是篇晦涩难懂的文章,多多非益善。
2、论语开篇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阐述的就是回忆再现这一方法。学了知识,经常想一想,在掌握了知识后的快感,感受到行云流水般的流畅。
3、这就要求我们所学的内容,必须是出自你内心的热爱,你有一份好奇心,想要在这门学科中有所发展,这样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感受到痛苦。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4、孔子其实也不好学,遇二小儿辩日时,他回答不出,也就不想这个问题了,这样的学不过是看起来好学。
5、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6、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通过以下几句话,能看出孔子的主张:
7、如何在学习时达到“快乐”的境界?
8、好学,还要学好,这就是孔蠕的好学对国人应有的启迪!
9、孔子的学习方法:
10、孔子人为只学习不动脑子去思考,就会什么也学不到,但如果只是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11、那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我看过的一本书《游戏,让学习成瘾》中,我意外的发现了孔子是一位游戏设计大师。
12、孔子为天下无道混乱而忧心忡忡,为黎民百姓生灵涂炭而内心焦虑,他要做拯救天下的人,推行自己的“仁爱”和道德治国的思想,渴望建立一个“让世界充满爱”的“大同世界”。他呼吁统治者要“爱民”,减轻百姓负担;他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追求平均财富、人心安定与社会和谐。他心怀天下,充满了忧患意识,这是一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