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

首页 > 摘录 / 正文

吴下阿蒙是啥意思?吴下阿蒙什么意思

2025-07-31 09:23:34 摘录

“吴下阿蒙”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吴地的阿蒙”,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浅薄、见识不广,后来也引申为指一个人经过努力后变得博学多才,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一个关于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的励志故事。

成语的由来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是东吴的重要将领,早年因家境贫寒,没有机会读书,主要依靠勇武和军事才能崭露头角,当时的东吴君主孙权曾劝他多读书,吕蒙起初以军务繁忙为由推辞,孙权便说:“你现在的职责比我还忙吗?我尚且抽空读书,你为何不能?”吕蒙听后深受触动,开始发奋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攻读,吕蒙的学识大增,后来,东吴的另一位名将鲁肃(字子敬)路过吕蒙的驻地,原本以为吕蒙仍是个粗人,便打算随便应付一下,没想到交谈之后,鲁肃发现吕蒙的见解深刻,不禁赞叹道:“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意思是:“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则笑着回答:“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就是另一个成语“刮目相看”的来历。

成语的寓意

“吴下阿蒙”最初带有贬义,指一个人学识浅薄、见识不广,但随着吕蒙的转变,这个成语也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用来形容一个人经过努力学习后,能力大幅提升,令人刮目相看,这个成语既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不学无术,也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的进步。

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吴下阿蒙”多用于以下两种语境:

  1. 贬义用法:形容一个人知识贫乏、见识短浅。

    例:“他以前就是个吴下阿蒙,什么都不懂。”

  2. 褒义用法:强调一个人经过努力后脱胎换骨,变得博学多才。

    例:“几年不见,他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如今已是行业专家。”

相关成语

与“吴下阿蒙”相关的成语还有:

  • 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看待进步显著的人。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强调人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不能再用旧眼光看待。

“吴下阿蒙”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个激励人们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经典例子,吕蒙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起点多低,只要肯努力,就能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既有警示作用,也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下次再听到有人说“吴下阿蒙”,不妨想想吕蒙的逆袭故事,或许你也能从中获得努力的动力!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