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3、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4、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5、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是:
6、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
7、大雪河汊牢,冬至不行船,
8、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9、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
10、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11、谷雨:谷雨时节,雨润万物。
12、春雨惊春清谷天,
13、一焯兰,一氏珍,二微寒,二正人,三春分,三清萍,四雨水,四清明,五寒食,五兰花,六惊蛰,六樱桃,七渐春,七芝兰,八谷雨,八桂子,九仲夏,九小李,十小满,十山楂,十一霜降,十一柚子,十二大寒,十二蟠桃。
14、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15、秋处露秋寒霜降;
1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17、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18、夏满芒夏暑相连;
19、二十四节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即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
20、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21、大暑:炎热至极,注意防暑。
22、芒种:麦芒成熟,收割进行。
23、此歌是为便于记忆以名称规律编成,前四句是从每个节气中各取一个字按次序组成的歌诀,是整个节气歌的主体,后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规律。
24、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
25、夏满芒夏暑相连。
26、二十四节有节气歌,也可叫顺口溜,有唱四句的,有顺八句的:
27、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28、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
29、这四句就概括包含了二十四节气。
30、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
31、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
32、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
33、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34、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35、雨水:春雨绵绵,滋润大地。
36、夏至: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37、腊月年关去躲帐主子。来源:—节气歌
38、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39、中国农历24节气顺口溜:
40、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41、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
42、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43、惊蛰:春雷惊醒,万物生长。
44、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45、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46、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47、后四句是解释说明节气在阳历中特点的。节气在阳历里,每月有一节一气不会变更,相比对照日期最多只差一两天,不会差远。从上半年看,节不过每月6号,气不过21号,从下半年看,节不过每月8号,气不过23号,很有规律的。节气是从阳历来的,所以从阳历来看很有规律,不是从阴历来,所以从阴历看,就没那么有头绪,差别很大。
48、小满:夏熟作物开始灌浆。
49、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50、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51、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
52、立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53、此歌是为便于记忆以名称规律编成,前四句是从每个节气中各取一个字按次序组成的歌诀,是整个节气歌的主体,后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规律。即上半年的节气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
54、答:24节气顺口溜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冬至顺口溜儿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55、即上半年的节气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
56、以下是中国传统24节气的顺口溜,以及每个节气的含义:
57、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
58、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59、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60、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61、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62、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63、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祖先长期观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的太阳回归年的特点,太阳运行变化的规律,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冷热寒暑变化的特点。
64、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65、小寒:气候寒冷,冬季进行。
66、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
67、处暑:暑气渐退,秋高气爽。
68、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只差一两天;
69、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70、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71、霜降:秋末时节,寒霜降临。
72、十二节气顺口溜:
73、白露割蜜薯,秋分不生田,
74、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75、我国很早就使用阴阳合历的农历,发明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我国夏朝就有夏历,就开始使用了节气。有人认为阳历是外国传入的,说法不正确。现在国际公认使用的公历,是从阳历改造过来的,我国是最早使用阳历国家之一,我国过去既用阴历,又用阳历,使用的农历就是阴阳合历。还发明了用干支纪年月日时,创造了干支历。
76、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3,表征节气歌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77、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78、小寒大寒冰如铁,迎来又一年。
79、冬雪雪冬小大寒。
80、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4,百子节气歌正月过年耍狮子。
81、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82、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
83、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84、白露:露水凝结,秋凉渐生。
85、冬至: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86、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87、春雨惊春清谷天;
88、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89、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90、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91、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
92、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93、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94、立秋:秋天开始,暑气渐消。
95、天干地支口诀:甲己丙作首;乙庚戊为头;丙辛庚起步;丁壬壬开始;戊癸必为甲
96、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97、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98、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
99、立夏:夏天开始,气温升高。
100、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
101、春分:昼夜平分,春暖花开。
102、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2,七言节气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103、大雪:大雪纷飞,严冬来临。
104、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
105、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106、清明:万物清明,踏青扫墓。
107、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108、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109、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110、秋分:昼夜平分,天气转凉。
111、秋处露秋寒霜降,
112、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113、儿歌应该是24节,不是26节。
114、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
115、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116、小雪:初雪来临,气温下降。
117、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118、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119、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
120、答:二十四节气歌口诀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12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
122、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123、寒露:气温下降,露水渐寒。
124、小暑:炎热夏天,气温升高。
125、大寒:最冷季节,注意保暖。
126、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127、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128、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129、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130、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131、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
132、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