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随着2011年大学生毕业季的到来,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发布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真实的大学生就业图景。报告不仅揭示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还对整个就业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1.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
根据《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83.5%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5%的人自主创业;有9.9%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准备国内或国外读研,6.7%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2%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这一数据显示,尽管就业形势严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成功找到了工作。
2.毕业生就业去向
在就业去向方面,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而“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这一数据表明,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人群。在就业率方面,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6%。据山东官方就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情况,仍存在“就业率失真”的问题。
3.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也相当乐观。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为662.67万人,就业学生数为640.9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71%。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543.7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525.72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
4.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大学生就业状况既反映了大学生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状况,也反映了大学生培养质量。报告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供需不匹配,一方面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不匹配,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5.未来就业形势展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报告提出了“审时度势,未雨绸缪”的建议。报告认为,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高校也应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真实的大学生就业图景。报告既揭示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面对未来,我们应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