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验二价铁离子
二价铁离子(Fe²⁺)在化学、环境监测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其检测方法多样,从经典的显色反应到现代仪器分析,各有优缺点,本文将系统介绍几种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显色反应法
-
邻菲罗啉法(经典方法)
- 原理:Fe²⁺与邻菲罗啉在pH 3~9条件下形成橙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510 nm。
- 步骤:
- 待测液调至弱酸性(如用醋酸缓冲液)。
- 加入0.1%邻菲罗啉溶液,摇匀后静置10分钟。
- 观察颜色变化,橙红色表明Fe²⁺存在。
- 注意:三价铁(Fe³⁺)需先用还原剂(如抗坏血酸)处理。
-
铁氰化钾法(普鲁士蓝法)
- 原理:Fe²⁺与铁氰化钾(K₃[Fe(CN)₆])反应生成深蓝色沉淀(滕氏蓝)。
- 步骤:直接滴加铁氰化钾溶液,蓝色沉淀即为阳性。
- 局限:需排除Fe³⁺干扰(后者与亚铁氰化钾生成普鲁士蓝)。
氧化还原滴定法
-
高锰酸钾滴定
- 原理:酸性条件下,KMnO₄氧化Fe²⁺至Fe³⁺,溶液褪色至粉红色为终点。
- 步骤:
- 样品用稀硫酸酸化。
- 逐滴加入0.02 mol/L KMnO₄,记录消耗体积。
- 注意:需避光操作,防止KMnO₄分解。
-
重铬酸钾法(更稳定)
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终点呈紫色。
仪器分析法
-
分光光度法
利用邻菲罗啉络合物的吸光度定量,检测限低至0.01 mg/L。
-
原子吸收光谱(AAS)
直接测定铁元素总量,需结合价态分离技术。
-
电化学法
如伏安法,适合痕量检测。
生物与快速检测法
-
试纸法
商用试纸含显色剂,浸入溶液后比色卡对照。
-
植物提取物法
如用鞣酸与Fe²⁺生成黑色沉淀(传统方法)。
注意事项
- 干扰因素:Cu²⁺、Co²⁺等金属离子可能影响显色。
- 保存要求:Fe²⁺易被空气氧化,检测需新鲜样品或加抗氧化剂(如盐酸羟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