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同时也生活着汉族、满族、回族等多个民族,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内蒙古的常住人口约为2400万,这一数字相较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万略有下降,反映出内蒙古近年来人口增长趋缓的趋势。
人口分布与民族构成
内蒙古总面积约118.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省级行政区,但人口密度较低,平均每平方公里仅约20人,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包头、赤峰等城市及周边地区,而西部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等地广人稀。
从民族构成来看,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汉族占总人口的79%左右,蒙古族约占17%,其余为满族、回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蒙古族作为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在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对内蒙古的社会风貌影响深远。
人口变化趋势
近年来,内蒙古的人口增长呈现以下特点:
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
未来展望
为应对人口挑战,内蒙古正通过多项措施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内蒙古的人口规模虽在全国占比不高,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资源地位使其在国家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如何平衡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人口可持续增长,将是内蒙古面临的关键课题。
(字数:约8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