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什么病?
乙肝,全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它可能引发急性或慢性肝炎,严重时甚至导致肝硬化、肝癌,全球约有2.96亿慢性感染者,中国曾是高发区,但通过疫苗接种和防控,感染率已显著下降。
乙肝病毒如何传播?
乙肝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注意:日常接触(如共餐、拥抱)不会传染!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关键点:约90%成年感染者能清除病毒,但婴幼儿感染后更易转为慢性。
如何诊断乙肝?
通过血液检测:
乙肝能治好吗?
现状:目前药物可控制病情,但彻底清除病毒仍较难,需科学治疗而非轻信“偏方”。
预防乙肝的关键措施
消除歧视,科学认知
乙肝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感染者可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2007年起,我国已明令禁止入职入学检测乙肝五项,仅少数特殊职业(如献血、幼托)需限制。
乙肝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病,通过疫苗、规范治疗和科学认知,完全能减少其危害,若怀疑感染,请及时就医检查,切勿因误解延误治疗!
(字数:约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