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

首页 > 寄语 / 正文

管住嘴,勤体检,远离肝癌!如何预防肝癌

2025-08-20 18:45:26 寄语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令人欣慰的是,高达80%-90%的肝癌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远胜于治疗,通过了解其风险因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我们能够显著降低患病风险,守护肝脏健康。

本文将围绕“如何预防肝癌”这一核心问题,从病因入手,系统地阐述行之有效的三级预防策略。

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防患于未然

这是最根本、最经济的预防手段,旨在消除或减少可能导致肝癌的危险因素。

  1. 预防病毒性肝炎——重中之重 慢性乙型肝炎(HBV)和丙型肝炎(HCV)感染是导致肝癌最主要的元凶,约占全球肝癌病例的80%,预防措施包括:

    • 接种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即需接种,成年人若检查发现乙肝表面抗体为阴性,也建议接种。
    • 规范治疗:对于已感染HBV或HCV的患者,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极大地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从而将肝癌的发生风险降低60%-70%。
    • 切断传播途径:乙肝和丙肝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途径传播,避免不必要的输血、使用不洁的针具、与他人共用剃须刀或牙刷等,并采取安全的性行为。
  2. 戒酒限酒——呵护肝脏 长期大量饮酒是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肝硬化是肝癌的“癌前病变”,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场所,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最安全的饮酒量是0,对于有饮酒习惯的人,应严格限制饮酒量,并逐步戒除。

  3. 管住嘴,防霉变——拒绝“舌尖上的风险”

    • 警惕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主要污染玉米、花生、大米、坚果等粮油食品,切勿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购买食物时注意来源,储存时保持干燥通风。
    • 健康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保持营养均衡,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4. 控制体重,远离脂肪肝 随着生活方式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发达国家及我国发达地区肝癌的重要潜在病因,NAFLD与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的健康范围内,是预防脂肪肝及其进展为肝癌的关键。

第二级预防:三早预防,扼杀于萌芽

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高风险人群,主动筛查是抓住治疗黄金期的关键。

  • 谁是高风险人群?

    • 慢性HBV/HCV感染者
    • 任何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患者
    • 有肝癌家族史者
    • 长期大量饮酒者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晚期患者
    • 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者
  • 如何进行筛查?

    • 筛查方法每6个月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这是国际公认的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案。
    • 筛查意义:定期筛查可以在肝癌处于极早期、甚至毫无症状时就被发现,此时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局部消融等根治性手段获得极高的治愈率和长期生存机会。

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防止复发

对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预防的重点是防止复发和转移,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 遵医嘱定期复查:治疗后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查,监控病情变化。
  • 坚持病因治疗:乙肝相关的肝癌患者,术后仍需继续抗病毒治疗,以保护剩余的肝功能并降低复发风险。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继续贯彻戒烟戒酒、均衡饮食、适度锻炼的原则,为身体康复创造最佳内在环境。

预防肝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融合了公共政策、个人意识和医疗干预,它始于一支疫苗、一次选择健康食物的决心、一杯拒绝的酒,体现在一次定期的体检和一份及时的体检报告。让我们从今天起,将守护肝脏健康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用知识和行动构筑起抵御肝癌的坚固防线。 你的肝脏不会说话,但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在为它的健康投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