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一名村干部,不仅要有为民服务的热情,更要有实干的本领和智慧的头脑,村干部是连接政府与村民的桥梁,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以下从五个方面展开探讨。
村干部的第一职责是服务村民,要经常走村串户,了解村民的困难与需求,而不是坐在办公室“等问题上门”,通过定期召开村民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等方式,收集大家对村务的建议,只有真正听懂村民的“心里话”,才能精准解决问题,比如修路、灌溉、医疗等民生小事。
村民最反感“偏心眼”和“捞油水”的干部,在分配低保、补贴等资源时,必须公开透明,按政策办事,某村通过“阳光公示栏”公开每一笔资金去向,村民随时可查,赢得了信任,要管住手、管住嘴,不占集体便宜,不搞家族特权,廉洁是村干部的底线,一旦失信,再好的政策也难以推行。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村干部要带头寻找致富路子,比如引进特色种植、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电商助农等,贵州某贫困村的支书带领村民种刺梨,三年内人均收入翻番,要善于争取政策支持,整合资源,比如申请农田改造项目、修建冷链仓储等,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村里难免有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问题,村干部要当好“和事佬”,既要讲法理,也要讲人情,通过“乡贤评理堂”等土办法,让矛盾双方心服口服,平时多宣传法律知识,预防矛盾升级,一个和谐的村庄,才能凝聚发展合力。
新时代的村干部不能光靠“老经验”,要学习政策法规(如《乡村振兴促进法》)、掌握新技术(如直播带货)、借鉴外地成功案例,浙江某村支书通过抖音推广土特产,年销百万;还有的村用“数字平台”管理党务村务,效率大增,保持学习,才能带村民走得更远。
当好村干部,没有“一招鲜”,需要脚沾泥土、心怀担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公平赢信任,用实干换发展,用智慧破难题,只要真心为村民谋利益,哪怕岗位平凡,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全文约7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