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2、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
3、宋代:何应龙
4、清明是一个春天的节日,过去的时候有寒食、有清明、有上巳节,后来只剩下清明了,清明集合了过去所有春天节日的特征。有的时候歌咏清明就是歌咏春天,所以清明节的诗词既有上坟的悲喜交集的,也有是纯粹的高兴,就是游春喜悦的大量诗词。
5、芳草天涯无限情。
6、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
7、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9、我欲送君迷旧隐,桃源流水杏花村。——释慧远《送杨高士归蜀》
10、笑指高楼杨柳边,
11、波影摇红上春树,
12、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1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细雨蒙蒙入绛纱,湖亭寒食孟珠家。南朝漫自称流品,宫体何曾为杏花。温庭筠《春日雨》
15、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李商隐《日日》
16、诗歌赏析: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17、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18、临邛界里杏花村,戏著家人犊鼻裩。——曾丰《壬戌二月十九日都巡李叔永躬按酒课于会田市》
19、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20、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几时重会鸳鸯侣,月下吹笙和彩鸾。唐彦谦《无题十首》
1、宝马嘶回锦犊车,
2、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薛能《杏花》
3、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6、全诗色彩清淡,心境凄冷,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历来广为传诵。
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绝句》
9、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晏几道《临江仙》
10、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11、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裴回。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情又独来。白居易《重寻杏园》
12、醉来欲傍黄公住,
13、月帔飘飖摘杏花,相邀洞口劝流霞。半酣乍奏云和曲,疑是龟山阿母家。权德舆《戏赠张炼师》
14、千金不换春风价。
15、《杏花村》李白
16、清明——杜牧
17、杜甫没有写过杏花村的诗句,是杜牧写的《清明》这首古诗,又叫《杏花村》。
18、不记当年放歌处。
19、“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20、池阳二月春气深,
1、春江水溢春波新。
2、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韦庄《闻春鸟》
3、枝头春头开遥岑。
4、萋萋麦陇杏花风,好是行春野望中。日暮不辞停五马,鸳鸯飞去绿江空。羊士谔《野望二首》
5、杨柳亭台春寂寂,杏花村落雨霏霏。——王冕《清明后日》
6、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更见峰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张籍《寻仙》
7、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8、遥岑曲曲青帘下,
9、杏花村酒家家好,莫向桥边问牧童。
10、这首诗文学界基本上肯定这是一首伪诗。第一,这首诗很可能不是杜牧写的,第二,很可能不是为清明写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施爱东博士做客人民网《金台会馆》时指出。
11、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12、杜甫没有写过杏花村的诗句,是杜牧写的《清明》这首古诗,又叫《杏花村》。诗句全文如下:
13、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温庭筠《与友人别》
14、译文:一行人想到青帘酒家共同饮一杯,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细雨纷飞,本就是祭奠先人,追思逝者,心中哀伤幽怨的时刻,偏偏还下起了雨,平添了更多的哀思。在这个时间里,饮酒消愁解闷最好不过了,眼前出现的牧童骑黄牛,酒旗迎风飘就显得自然融洽了。全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16、又向前村踏花去。
17、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回。戴叔伦《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
18、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19、《清明》这首传唱度比较高
20、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吴融《杏花》
1、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2、古坞藤垂莺语路,
3、译文: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4、尽日绕盘飧,归舟向蜀门。雨干杨柳渡,山热杏花村。
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湘帘半卷花低亚。
7、下第归蒲城墅居
8、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9、译文:杏花村的酒家每家都很好,不要去问桥边的牧童。
10、谁家铁笛的飞声,
11、《次韵杜若川春日杂兴集句二首其一》
12、净镜空山晓,孤灯极浦昏。边城不是意,回首未终恩。
13、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14、江头数顷杏花开,车马争先尽此来。欲待无人连夜看,黄昏树树满尘埃。姚合《杏园》
15、春日北归舟中有怀
16、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刘彤《临江仙》
17、行约青帘共一樽,牧童遥指杏花村。
18、红杏花时辞汉苑,黄梅雨里上淮船。雨迎花送长如此,辜负东风十四年。吴融《渡淮作》
19、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韩元吉《好事近》
20、刘超游召郄诜陪,为忆池亭旧赏来。红杏花旁见山色,诗成因触鼓声回。黄滔《和陈先辈陪陆舍人春日游曲江》
1、扬子澄江映晚霞,柳条垂岸一千家。主人留客江边宿,十月繁霜见杏花。刘商《白沙宿窦常宅观妓》
2、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憔悴去。零落不堪。杜牧《杏园》
3、明湖翠冷远山亭。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作者: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