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人口数量却相对稀少,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Rosstat)2024年的最新数据,俄罗斯的总人口约为46亿,这个数字背后,是俄罗斯独特的人口结构、长期面临的挑战以及政府为应对这些挑战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
俄罗斯的人口数量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显著的波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入了一个漫长的人口“萧条期”,由于社会经济动荡、生活水平下降、医疗体系面临压力等因素,死亡率(尤其是中年男性的死亡率)急剧上升,而出生率则大幅下滑,这种“死亡交叉”现象导致俄罗斯人口在整个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持续自然减少。
直到2009年左右,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干预和经济逐步稳定的背景下,这一趋势才开始扭转,通过推行“母亲基金”等鼓励生育的政策(为生育第二个及更多孩子的家庭提供现金补贴和住房支持),俄罗斯的出生率有所回升,死亡率也开始缓慢下降,来自中亚、外高加索等前苏联国家的移民涌入,也为人口增长提供了重要补充,部分抵消了自然减少的负面影响。
这种增长并不稳固,自2018年以来,人口再次进入自然减少通道,新冠疫情更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了额外的超额死亡,目前1.46亿的人口数据,是在自然减少和国际移民净流入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相对平衡。
俄罗斯的人口结构呈现出几个鲜明特点:
地广人稀,分布极不均衡:俄罗斯领土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主要集中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洲部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大都市圈就聚集了超过十分之一的人口,而广袤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人口密度极低,面临着严重的人口流失问题。
性别比例失衡:这是俄罗斯一个长期且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如二战中的巨大伤亡)和生活方式因素(如男性酗酒率较高),俄罗斯女性人口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比例大约为 86:100,这种失衡在中年和老年群体中尤为突出。
老龄化趋势: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俄罗斯也正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目前约为73岁,其中女性更高)和低出生率,导致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这给国家的养老金体系和医疗保障带来了持续压力。
俄罗斯人口未来的核心挑战依然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增长,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总人口提升至1.5亿,但这绝非易事,挑战主要来自: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俄罗斯政府正在推行更综合的国家项目,不仅包括经济支持,还涉及改善医疗保健、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建设更多幼儿园以及为年轻家庭提供住房补贴等。
俄罗斯的1.46亿人口是其历史、地理、社会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结果,这个数字不仅关乎国家实力,更关乎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与稳定性,如何破解人口难题,将是俄罗斯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