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

首页 > 格言 / 正文

赘婿是啥?上门女婿那些事儿_赘婿什么意思

2025-07-23 20:53:47 格言

“赘婿”这个词,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但如果说“上门女婿”,很多人就明白了,在中国传统婚俗中,赘婿指的是男方“嫁”到女方家生活,成为女方家庭的一员,甚至可能改姓或继承女方家业,这种婚姻形式与常见的“男娶女嫁”相反,因此常被贴上“特殊”的标签,赘婿究竟意味着什么?它的历史渊源、社会意义和现代演变又如何?

赘婿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赘”本义是“多余的附着物”,而“婿”指女婿,合起来,“赘婿”最初带有贬义,形容依附女方家庭的男性,这一现象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古代社会以父系家族为核心,男性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与继承人,但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女方无兄弟(即“绝户”),家族为延续香火,会招婿入门。

汉代以后,赘婿的社会地位极低,甚至被视作“贱民”,秦始皇曾强制征召赘婿和商人戍边,汉代法律也规定赘婿不得为官,这种歧视源于儒家“男尊女卑”的观念——男性“倒插门”被认为违背纲常。

赘婿的实用功能

尽管受歧视,赘婿在现实中解决了实际问题:

  1. 延续宗祀:女方家族通过招婿避免绝嗣。
  2. 劳动力补充:贫困家庭通过招婿增加男丁劳力。
  3. 财产继承:赘婿常以继承女方家产为条件,换取对家族的贡献。

明清时期,江南富商家庭常招赘婿,以保护家业不被族人瓜分,部分赘婿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甚至出现“两头婚”(夫妻轮流居住双方家庭)的变通形式。

现代社会的赘婿:标签淡化与争议

“赘婿”一词的贬义逐渐淡化,但传统观念仍有残留:

  • 经济因素:城市高房价下,部分男性选择入住女方家,被戏称为“现实版赘婿”。
  • 平等婚姻:年轻一代更看重夫妻独立生活,传统“入赘”形式减少。
  • 影视影响:小说《赘婿》和同名网剧的热播,让这一话题重新进入大众视野,但剧情多聚焦“逆袭”,反而强化了“男性依附即耻辱”的刻板印象。

赘婿背后的社会反思

赘婿现象的本质是婚姻资源与权力的博弈,它的存在挑战了传统性别分工,也暴露了社会对男性角色的苛刻期待——为何女性嫁入夫家天经地义,男性“入赘”却需被议论?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未来婚姻形式可能更加多元,无论是“嫁”还是“赘”,核心应是夫妻双方的自主选择,而非社会规范的绑架。


从古代的“贱民”到今天的网络热梗,“赘婿”一词承载了太多文化密码,它的演变不仅是婚俗的变迁,更是社会观念的一面镜子,或许有一天,当人们不再用异样眼光看待“谁住谁家”时,这个词才能真正褪去它的历史包袱。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