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

首页 > 语录 / 正文

出轨了,能让他净身出户吗?如何让出轨方净身出户

2025-08-23 13:37:22 语录

“净身出户”这个词,听起来大快人心,仿佛是为情感中受伤的一方量身定做的正义裁决,在法律的天平上,事情远比这四个字要复杂,它并非一个严格的法律术语,而更像一个民间约定俗成的说法,意指夫妻离婚时,一方放弃全部或绝大部分共同财产,只身离开,如何让“出轨”这一方实现“净身出户”呢?答案可能会让很多人失望:单纯因为对方出轨,就想让其“净身出户”,在法律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背后的核心法理在于:婚姻过错与财产分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问题。 我国《民法典》对于离婚财产分割的基本原则是“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这里的措辞是“照顾”,而非“剥夺”或“全部归一方所有”。

出轨的法律定性: 出轨,在法律上通常被归为“与他人同居”或“重婚”等重大过错行为,根据《民法典》第1091条,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但这笔“损害赔偿金”是独立于夫妻共同财产之外的额外补偿,金额通常不会特别巨大,更不意味着过错方会因此失去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

“净身出户”的可能情形: 虽然法律不支持因出轨而直接净身出户,但在极少数特定情况下,接近“净身出户”的结果是有可能出现的,这完全取决于证据过错方的自愿行为

  • 签订有效的“忠诚协议” 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前或婚内签署了白纸黑字的协议,明确约定“若一方出轨,则自愿放弃全部夫妻共同财产”,此类协议在司法实践中部分有效,法院会审查协议的约定是否合理公平,是否限制了基本人权(如离婚自由、探视权),法院会支持一个相对公平的财产分割方案,但完全剥夺一方全部财产的条款,有很大风险被认定为无效。

  • 过错方出于愧疚自愿放弃 这是最常见也最现实的“净身出户”方式,出轨方在巨大的道德压力和情感愧疚下,可能会自愿签署《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明确表示放弃所有财产,只要该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且内容不违反法律,办理离婚登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但切记,必须是自愿,任何胁迫、欺诈都会导致协议无效。

  • 出轨方存在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 《民法典》第1092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如果出轨方在离婚前夕,为了情人而大肆挥霍共同财产,或者偷偷转移存款,无过错方只要掌握确凿证据,就可以主张让其“少分”或“不分”财产,这里的“不分”是最接近法律意义上的“净身出户”。

结论与建议: 将希望完全寄托于“让出轨方净身出户”是不切实际的,这更像是一种情绪化的宣泄,面对伴侣出轨,更理智和有力的做法是:

  1. 冷静收集证据: 尽可能收集对方出轨的铁证(如聊天记录、照片、视频、保证书等),以及对方转移、隐匿财产的证据(银行流水、财产变更记录等)。
  2. 明确核心诉求: 你的首要目标是多分财产、获得损害赔偿,还是争取子女抚养权?明确目标才能制定最佳策略。
  3. 寻求专业帮助: 立即咨询专业的婚姻家事律师,律师能帮你分析证据的有效性,评估财产状况,制定最有利于你的谈判或诉讼方案,帮你争取到法律框架内最大化的权益。

法律追求的是公平,而非同态复仇,它保护无过错方,但不会完全剥夺另一方的法定权利,了解规则,运用规则,才能在这场不得不面对的战争中,为自己和子女赢得最坚实的保障。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