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伊朗冲突通过加剧地缘政治风险、改变资本流动方向及影响行业基本面,对中东股市造成显著冲击;而加密资产相关性的显现,则是避险需求、监管套利、技术联动与政策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5年6月冲突爆发后,中东主要股指短期内大幅下挫,以色列TA-35指数单周下跌4.2%,阿联酋DFM综合指数下跌3.1%,市场恐慌情绪推升波动率至年内高点。这种短期剧烈波动反映了用户对地区安全局势的即时反应,冲突爆发初期的不确定性往往引发集中抛售。
不同行业受冲突影响呈现明显分化:能源股受益于油价上涨预期逆势走强,国防军工板块因政策支持获得资金青睐;而消费、科技等依赖稳定经济环境的板块则持续承压,企业盈利预期下调导致估值收缩。这种行业轮动凸显了市场对“冲突受益逻辑”的追逐,资金从高风险板块向防御性板块转移。
外国用户对地缘风险更为敏感,冲突升级后纷纷减持中东股票,转向黄金或美债等传统避险资产,单月资金流出规模达12亿美元。外资主导的抛售行为进一步放大了股市波动,尤其在深度和流动性有限的中东市场,外资撤离对价格形成显著压制。
若冲突持续至2025年下半年,可能推高全球油价至100美元/桶,加剧全球通胀压力。中东作为能源出口核心区域,其局势不稳将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而高油价可能迫使央行维持紧缩政策,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与企业盈利,对股市形成长期下行压力。
6月冲突期间,比特币价格稳定在100,000-110,000美元区间,部分用户将其视为“数字黄金”以对冲地缘风险。这种短期价格稳定性强化了加密资产的避险叙事,尽管其“避险属性”尚未完全验证,但在传统金融体系不确定性上升时,加密资产成为部分资金的替代选择。
伊朗长期受国际制裁,加密货币成为规避传统金融监管的重要渠道。冲突升级后,伊朗本土交易所Nobitex交易量激增300%,显示加密市场在资本外逃与跨境流动中的独特作用。这种监管套利行为使加密资产与地缘政治风险形成直接关联,冲突越激烈,对加密货币的需求往往越高。
加密市场与美股科技股呈现中度正相关(β=0.6),这源于流动性宽松政策对风险资产的同步支撑。当冲突引发全球风险偏好变化时,加密资产与股票等风险资产往往出现同向波动,反映出资本在不同风险资产间的配置逻辑趋同,而非独立的避险属性。
以色列央行数字货币(CBDC)试点因冲突延迟,加剧了市场对传统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担忧。部分用户转向加密资产以对冲政策不确定性,这种对中心化金融的不信任进一步推动了加密资产与地缘风险事件的联动,冲突引发的政策延迟或调整成为相关性显现的催化剂。
截至2025年7月,中东股市整体估值较冲突前下降10%-15%,但能源板块逆势上涨8%,凸显市场对“冲突受益股”的追逐。用户开始超配铀矿、军工等防御性板块,试图通过行业配置优化对冲地缘风险,这种趋势可能延续至冲突明确缓和。
比特币与布伦特原油价格相关性升至0.45(通常为负),反映能源危机下资本配置逻辑的变化——高油价推升通胀对冲需求,同时利好能源相关加密应用场景。此外,伊朗黑客攻击以色列加密交易所事件导致比特币单日下跌5%,显示地缘冲突可通过网络安全渠道直接影响加密市场,增加了相关性的复杂性。
若冲突蔓延至霍尔木兹海峡航运,全球贸易可能遭受重创,届时中东股市与加密资产或同步承压。当前全球股市波动率指标(VIX)升至28但未突破30,显示市场仍具一定韧性,但需警惕冲突升级引发的全球市场同步下跌风险,这种极端情况下,传统资产与加密资产的相关性可能进一步上升。
中东股市在冲突冲击下呈现短期波动加剧、行业分化显著的特征,能源与国防板块成为阶段性避险选择,而消费科技股持续承压。外资撤离与长期通胀压力可能将波动延续至2025年第四季度,用户需关注冲突进展与油价走势的联动效应。
加密资产相关性的显现是避险需求、监管套利、技术联动与政策不确定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避险属性”仍需时间验证。未来需重点关注美联储政策转向及冲突升级对链上资本流动的影响,加密资产与传统市场的联动可能随宏观环境变化呈现周期性波动。
对于用户而言,建议关注能源转型(如可再生能源)、国防科技等防御性板块,同时警惕冲突蔓延至关键航运通道可能引发的全球市场同步下跌风险。加密资产的配置需权衡其高波动性与地缘风险对冲价值,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叙事。
关键词标签:中东冲突,中东股市,加密资产,避险需求,监管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