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

首页 > 网名 / 正文

夕阳西下,下一句是啥?夕阳西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2025-07-24 12:11:10 网名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夕阳西下"是一个充满画面感的意象,常被用来描绘黄昏时分的壮美与苍凉,许多人读到或听到这句诗时,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下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两句诗出自元代著名戏曲家、散曲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以其凝练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天净沙·秋思》的全文与背景

《天净沙·秋思》全文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却通过一系列意象的叠加,勾勒出一幅凄凉的秋日羁旅图,马致远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衰败、孤寂的氛围,而"小桥流水人家"则隐约透出一丝温馨,与游子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题,将游子思乡的愁绪推向高潮。

"夕阳西下"的下一句为何深入人心?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所以广为流传,原因在于:

  1. 意象与情感的完美结合:夕阳本就象征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而"断肠人"更是将漂泊在外的游子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2. 语言的极致凝练:马致远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深沉的情感,这种"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令人叹服。
  3. 普遍的情感共鸣: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离乡背井、思念亲人的情感是人类共通的,因此这句诗能跨越时空引发共鸣。

"夕阳西下"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夕阳西下"并非马致远的独创,早在唐代诗歌中就有类似表达。

  • 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些诗句中的夕阳意象或壮美,或哀婉,但马致远的"夕阳西下"因其与"断肠人"的紧密结合,更具感染力。

现代文化中的"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已不仅是一个文学意象,更成为流行文化中的常用表达。

  1. 影视作品:许多电影、电视剧用夕阳场景烘托离别或孤独的氛围。
  2. 音乐创作:歌词中常借用"夕阳西下"象征爱情的逝去或人生的感慨。
  3. 日常用语:人们也常用"夕阳西下"来形容一天的结束或某种状态的终结。

为什么人们总问"下一句是什么"?

"夕阳西下"的下一句之所以被频繁追问,是因为:

  1. 名句的惯性记忆:许多人只记得前半句,后半句却一时想不起来。
  2. 文化符号的传播:这句诗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但完整内容未必人人熟知。
  3. 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人希望补全名句的上下文。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凝结,它让我们看到古人对家园的眷恋,也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偶尔停下脚步,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愁思,下次再听到"夕阳西下"时,不妨默念出下一句,体会马致远笔下的那份苍凉与深情。

网站分类